上个月的一个机会,我当面听到原深圳市委书记历有为详细讲述河南商丘是中华商业的起源之地的故事,我特别感兴趣!事实上,以前我就有此“感觉”,主要是从“商丘”这个名称上得到的感应。我1996年与胡冰去过商丘,到过民权、睢县、张弓,印象中,这里一马平川,花生多、苹果多、葡萄多,这里有永煤、神火、张弓酒、长城葡萄酒基地等大企业。是四省交界之地,人口825万,黄河故道流经这里。商丘是钻木取火“燧火氏”故里、是庄子故里、是花木兰故里、是孔子的祖籍地,当地人还说,老子生于商丘(老子是安徽宅州人,宅州的~县原由商丘管辖)。
今天,商丘市市长陶明伦来访,他说,目前,商丘定位为“华商之都”,我能理解这一定位所饱含的思维机理,因为,这里是商人、商品、商业的起源地,“商人”的叫法还是天子所赐(那时,拉着牛车去交易的人叫商人);另,这里与夏商周的“商代”有关,商朝(国)是起于商丘、迁于郑州、衰于汤阴(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是岳飞故乡),定都在汤阴(殷墟就是在安阳出土,甲骨文的伟大发现就在这里,《易经》的完善、演绎就在安阳,我去过)。但是,最遗憾的是,商丘目前的商业很不发达...商丘还是“木兰故里”。花木兰的故事发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花木兰女扮男身代父从军,加入北魏(皇帝是拓拔宏?)军队,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相当于汉代的匈奴)作战,表现出色,最终被皇帝知道是女儿身、还被封为国家的大将军(有待校正)。南北朝北方主要是鲜卑族的拓拔硅、拓拔宏在今天的大同建立起王朝,云冈石窟就是这时期开凿形成的;后来迁到洛阳,龙门石窟、少林寺就是这时期形成的,可见那时朝廷对佛教重视、痴迷的程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