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与谨慎

标签:
陈年往事情感文化 |
冒险与谨慎
2023/2/26,周日,晴天,室温16.1°,湿度69
总以为现在时间应该很空闲,却也感到时间不够用,真不想不到时间到哪儿去了。
不过刚到葡萄牙的时候,觉得时间太多,感觉无事可做。
任何“事件”自然开始,就是起步,总是从“清闲”开始。
七五年结婚前,经过近三个月没日没夜追索,居然办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在上海搞到一间街面房,也有20多平。原来是永嘉路某服装厂的布料仓库。利用我自己的关系,过了十一座“桥”终于见到服装厂的副厂长,提出厂里急需要一点物资,帮他解决,就可以给我解决房子,而我要结婚,没房子结婚结到哪儿?
难度之大几乎不可能做到,做不到就结不了婚,继续做光棍,成为老大难。
十一座“桥”,过每个桥都得要好处。好在在哪个年代,人思想单纯善良,还可以心平气和讲道理:你们需要上海牌小卡车,我又不可能装在自己口袋里,我只能见到服装厂的负责人,才能让有权调拨物资的负责人彼此见面洽谈。
给了一个对方不能拒绝的理由。之后,我也顺理成章让厂里派人携带介绍信,申请报告加盖公章,去物资供应部门按正规手续申请办理,不违章。
经过三个月没日没夜的追索公关,最后终于见到该厂的副厂长。而我还不放心,进一步提出要到对方厂里洽谈,那就是公事了,不可能有诈,即使有诈也就是服装厂负全责。
本来有两间房给我选,一间稍大,朝向好,但我主动选了差的,朝北,面积少了十多平。我是考虑只帮厂里解决部分困难,有房子就能结婚,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看好就收吧。不贪心反而出奇的顺利。说给朋友听,几乎就是天方夜谈了。
去年九月九日从萧山机场直飞里斯本,在特殊的时间,也成了“奇迹”。
为了顺利来葡萄牙,很多小事也只能自己吃点亏,不要过多计较,患得患失,达到最终目标为前提。尽管后来知道当时我多虑了,但自己是凡人,那能料事如神呢?不苛求,提高成功率。当然也有底线,失败也不至于过于被动,影响今后的生活。
九十年代中,我想起英国曼切斯特商学院著名教授经济学家,讨论合作时对我的评论:思维活跃,目的性强,具有冒险精神。
我知道了很高兴:思维活跃,是正面评价,具有冒险精神就值得自己警惕了,后来自己做任何事,都有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把最坏的想到,如果遇到自己也有解决的预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