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砚石各大坑口特点
(2011-06-27 15:21:52)
标签:
端砚石品岩石眼老坑石质杂谈 |
分类: 过眼 |
麻子坑:麻子坑由蓝、红、紫、黄、白等各种颜色交织成细密的平行纹理,形成麻子坑的特徵,石品花纹有名贵的蕉叶白、鱼脑冻、青花、天青、火捺、石眼…等等。麻子坑的石眼不多,颜色以翠绿为主,形体大而不完整,偶而也有美丽的鸲鹆眼。麻子坑多虫蛀,几乎每块都有。麻子坑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要比旱坑细润。水坑的石色较深,石质滋润、纯净,虫蛀比较少,石品花纹多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石眼则较少。旱坑石质不及水坑滋润,石色偏青,常有胭脂晕火捺出现,形成青、红相间的色调,其它常见石品有天青、天青冻、石眼。
宋坑:它的代表色是深紫色,即是古人所称的猪肝色。宋坑中有一种紫红色的砚石,肇庆人称为“一片红”,呈调均匀,望之浑厚凝重,这种宋坑锋芒刚强,磨墨效果非常好,古人口若悬河中的“紫端”,“紫云”,应与“一片红”有些渊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宋坑看起来动感十足,常有精彩的马尾纹火捺出现,近年所采出的蕉园坑有一种砚石色调丰富,颜色偏黄,有明显的胭脂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等石品花纹,具有强烈的特色。宋坑在长期大量的开采下,石色有很大的变化,除了深紫红色外,还有紫灰色、紫红偏黄,有的偏黄带绿,接近梅花坑的色调。虽然宋坑石质与石色变化很大,但有两个共通点,一是硬度变化不大,所以石声大概是瓦声。二是砚石表面有明显的“金星点”,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是因为石中含有大量的石英矿物,因此宋坑锋芒锐利,磨起墨来沙沙作响,出墨速度特别快,应用效果非常好。
梅花坑:梅花坑因石眼多,石眼呈米黄色,大小疏密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如朵朵盛开的梅花,。梅花坑目前主要产地在沙浦镇,人称沙浦梅花坑。另一个主要产地是典水村的“典水梅花坑”,特征是石眼大。它的石质近似宋坑,但实用效果比不上宋坑。梅花坑石色苍白灰色微带黄。
冚罗蕉岩:简称冚罗蕉,它的石质硬度稍高,石质虽犹细腻,但不及麻子坑。下墨与发墨效果也不如宋坑与坑仔岩。冚罗蕉石色青灰色微带紫,有的则是紫红色的,石中类似麻子坑的平行纹理,人称“衫木纹”,像竹编的平行纹路,它偶而也有鱼脑冻与金钱,虽然有些冚罗蕉看起来像老坑或麻子坑,但由石声可以分辨出来,它除了极少数石质娇嫩者呈木声外,大部分是铿锵的金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