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2016-03-03 20:59:58)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二、字词。

1.生字识记。

疲弊(bì)  (bì)  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

(bì)补阙quē) (háng)阵和睦    (sù)夜忧叹  崩殂(cú)

妄自菲(fěi)   陟(zhì)罚臧否(pǐ)   以彰其咎(jiù)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①效: a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道:a路途:中道崩殂

b方法:咨诹善道

③所以: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④于:a.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给:欲报之于陛下也

c.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⑤以:a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以致:以伤先帝之明

c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e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4.古今异义。

①卑鄙: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今义:品质低下、恶劣

②痛恨:a.古义:痛心遗憾,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今义:深切地憎恨

③开张:a.古义:扩大,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b.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一天第一次成交

5.词类活用。

①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例句:此皆良实

②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例句:有所广益

③亲、远:亲近,疏远,例句:亲贤臣,远小人

④奸凶: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例句:攘除奸凶

⑤恢弘:扩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三、重点语句解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动乱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表达了诸葛亮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之意。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委任,在危难之中我奉命出使,从那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这一充满感情的话,既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临危受命,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这是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须知到察纳雅言。

四、课外知识拓展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叹。你还知道跟诸葛亮或《出师表》相关的诗文名句?试写出一二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2、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运筹帷幄

注解: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注解: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歇后语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五.《出师表》理解性背诵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 
。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 ,其原文是 。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 。 文中 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另一种说法:
1
、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3
、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
、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5
、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7
、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8
、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
、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
、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六、要点梳理

1、作者回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
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临崩寄大事
2
、分析形势的原因: 
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
3
、自述身世的目的: 
1)、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2)、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
4
、写作特点:
   
1)、以议论为主,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兼记叙身世,追随先帝的原因,以身许国的经过,字字句句蕴含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语言质朴、恳切:
     
提先帝蕴含对先帝知遇之恩德无限感激,提陛下以父辈的真挚感情反复规劝,再三嘱咐
5
、全文要点:
   
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 ―――归结责任
作者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3)、分析形势: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默写形式: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2)、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七.基础训练

阅读课文57节:

一、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躬耕南阳   B……败军   C、先帝不    D、苟全性

汉阴      ……兵革      俟夫观人风者   于败军…

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三、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

B、“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C、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

D、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

四、填空:

                                         表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

②第6节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常用意思是           

③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                                    

④写出与“先帝比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⑤作者认为,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                          

⑥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⑧“出师“的战略                                                  

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句)                    

                               

9    诸葛亮出山时,正是东汉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说:

                                     

⑩文中的先帝指          ,陛下指          ,文章的作者是              ,体裁是     ,它是                                     的文体。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贞良死节”意思是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就是这样的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

12)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我们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          这一成语。

13)“计日而待”与今天         这一成语意义相近。

14                                          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15)作者在《出师表》中写了自己所受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内容默写出来                                                  

16)“由是感激”中“是”所指代的内容是                                

17)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名称。

五、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六、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 贤臣,远小人                B未尝……桓灵也                            

 C牺牲玉帛,必以               D……之臣

  戚畔之        长勺           愿…亲之      男女衣着,

.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________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_____朝史学家______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

  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

  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猥自枉屈__________

  以彰其咎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文: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4.《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

  5.《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

  《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