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学习要点

(2009-06-24 04:54:51)
标签:

教育

分类: 八年级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学习要点

这篇说明文抓住澳大利亚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特点,采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它的外形和特长、生活习性以及生长繁殖等情况,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它的“珍奇”,使读者对这种陌生的小动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针(  )  缩(  )  吉物(  )  木丛(  )
  伏(  )  粗(  )  化 (  )  吸 (  )
  椎(  )  尖(  )  肪 (  )  巢 (  )
  击(  )  分(  )  雄 (  )  那间(  )

  2、多音多义字
    ┏chéng 澄清     ┏ké 外壳     ┏chā 误差
   澄┫         壳┫       差┫chà 差得远
    ┗dèng 澄清      ┗qiào 地壳   ┃chāi 出差
                        ┗cī 参差

  3、字音及字形
  ┏褐 hè 褐色   ┏缘 yuán 缘故    ┏漂 piāo 漂泊   ┏脂 zhī 脂肪
  ┗渴 kě 口渴   ┗喙 huì 百喙莫辩   ┗飘 piāo 飘扬   ┗诣 yì 造诣

  4、词语解释
  【珍奇】稀有而珍贵。
  【吉祥物】某些大型运动会上用来象征吉祥的标记,多选用动物图案或模型。
  【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课文里是诙谐的说法。
  【无从下手】找不到开始做某件事的途径或头绪。
  【锐利】尖而快。[近义] 锋利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恨之入骨】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果腹】吃饱肚子。
  【奈何】中间或后面加代词,表示“拿……怎么办”。
  【蛰(zhé)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
  【粗糙】不光滑。
  【吮(shǔn)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服。

  5、词语辨析
  锐利  锋利

  【辨析】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与“钝”相反的快的意思。
  主要区别:“锋利”是指刀刃快,还用来形容敏锐、深刻的思想、作风、言辞等;“锐利”则指尖而快,还用于形容思想、文笔、目光等,意思是能深刻透彻地观察认识对象。

  6、文学(文体)常识
  (1)说明文是介绍、说明客观事物的文章,是以_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以_______或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所谓特征,就是___________的标志,抓住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就是主要抓住了针鼹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方面独特的地方进行说明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
  1、
  针(yǎn)   缩(quán)    吉物(xiáng)  木丛(guàn)
  伏(zhé)   粗(cāo)     化(fū)    吸(shǔn)
  椎(jǐ)    尖(huì)     肪(zhī)    巢(xué)
  击(xí)   分(mì)     雄(cí)     那间(chà)
  6、
  (1)说明;说明事物;剖析事理
  (2)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生理;生活习性。
  二、课文学习 
  1、第二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层意是什么?
  【明确】①针鼹的体形大小和刺猬差不多;②外形特征也和刺猬一样披挂着粗硬、尖锐的“刺”;③这种外形特征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
  【解析】层意概括力求简洁准确,意思对即可。

  2、第8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针鼹的生活习性的?
  【明确】文章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针鼹的生活习性:①针鼹的食宿;②针鼹较长的冬眠;③针鼹的活动特点(走动速度慢,能游泳等)
  【解析】意思对即可。

  3、(探究题)第8段中,作者写:“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作者补写这一句用意是表达针鼹的冬眠习性非同一般;天气不怎么冷也冬眠、蛰伏,而且时间还挺长。

  4、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试给它们各拟一个适当的小标题。
  【解析】要准确地做出此题,必须在熟练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因此要反复多读几遍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紧紧抓住各个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把相关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此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文章和具有概括的能力。

  【明确】课文可分为四部分。把各部分概括成小标题的形式为:第一部分(第l段),悉尼奥运吉祥物;第二部分(2~5段),浑身长刺的掘土能手;第三部分(第6~9段),食蚁的人类朋友;第四部分(第10段),奇特的繁殖方式。(小标题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能比较准确地概括每部分内容即可。)

  5、“针鼹差不多有50年的寿命,每年6月到9月是交配期。”一句中“差不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解析】上述句子中有“差不多”一词,语句意思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了“差不多”一词,显然话说得绝对了,不严密。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特点。

  【明确】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差不多”一词,句子就变成“针鼹有50年的寿命”,语气太肯定,反而说绝对了,语言显得不准确,没有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

  6、针鼹是珍奇的稀有动物。读了课文之后,你能说出它有哪些特点吗?
  【明确】针鼹的主要特点:体形较小,浑身长刺;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以食蚁为主,冬天蛰伏;卵生,哺乳,有临时的育儿袋,等等。

  7、针鼹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试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吉祥物,最好附上图片。
  【明确】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主要是引起同学们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同时练习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

  8、针鼹“珍奇”在什么地方?
  【明确】针鼹的珍奇主要体现它的繁殖上;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独特的哺育方式等。

  9、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针鼹的特点,举一二例说明。
  【明确】作比较、列数字  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如 ①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长300—450毫米,(列数字)  ②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打比方)

  10、细读课文,从文中筛选有关文字,完成下面的表格。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内容特点外形  本领  习性食:
住:“珍奇”  “稀有” 
  【明确】
内容特  点外形  长300—450毫米,宽不到70毫米;身上是粗硬、尖锐黄褐色的刺;爪子锐利,后腿上的爪子很长;它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开在喙间。本领  掘洞逃跑,速度极快;舌间能分泌很稠密的黏液,可以粘食蚁虫;口鼻可以感受和发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会游泳。习性  食:吃蚁类、蚯蚓、脏土;
  住: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洞穴中;冬季蛰伏;走路速度缓慢;6—9月是交配期;有50年的寿命。“珍奇”针鼹的繁殖。“稀有”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有它的足迹。  11、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奥运吉祥小动物┓          关
  珍 ┏ 第一部分(1)  ┫       ┣ 引出说明的对象┓ 注
  奇 ┃         ┗招摇过市澳洲鼹┛        ┃ 动
  的 ┃         ┏针鼹外形像刺猬┓        ┃ 物
  稀 ┃         ┃根根尖刺皆朝外┣ 擅长掘土逃生术┃  ,
  有 ┃ 第二部分(2~5)┫针鼹爪子特锐利┃        ┃ 了
  动 ┫         ┗几秒之内掘洞毕┛        ┣ 解
  物 ┃         ┏主要食物是白蚁┓        ┃ 动
  ┃ ┃ 第三部分(6~9)┫白天活动为觅食┣ 针鼹的生活习性┃ 物
  ┃ ┃         ┃冬季蛰伏很迟钝┃        ┃  ,
  ┃ ┃         ┗走动虽慢却善游┛        ┃ 保
  针 ┃         ┏既是卵生又哺乳┓        ┃ 护
  鼹 ┗ 第四部分(10) ┫       ┣ 奇特的繁殖方式┛ 动
              ┗毛孔渗汁供吮吸┛           物

  (2)段落分析
  课文共10段,可分为4个部分。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它的“珍奇”与“稀有”。

  第二部分(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第四部分(第10段),主要写针鼹的繁殖。这一段最能体现针鼹的珍奇之处: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独特的哺育方式,等等。
  三、深入探究
  1、(拓展题)列举你所喜欢的珍奇动物。
  【明确】如  大熊猫、金丝猴
  【解析】答案不惟一

  2、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举出一两种。
  【明确】如大熊猫——盼盼  雪彬等(参见“课外拓展”)
  【解析】可各抒己见

  3、(拓展题)有一些人为了利益所驱,大肆捕猎野生动物,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认为如何保护珍奇动物?
  【明确】如:一些人利欲熏心,不择手段捕猎野生动物,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我们要坚决制止和打击这种行为,我觉得要保护珍奇动物首先要宣传到位,使全民树立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次,要加强对珍奇动植物的管理,防止别人破坏。第三,对那些捕杀珍奇动物者要坚决打击。第四,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参加到保护动植物的行动中来,为保护珍奇动植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言之有理即可。

  4、对本文写作特点的理解
  【明确】
  (1)紧紧抓住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珍奇”。
  如文中写道:“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长300~400毫米,宽不到70毫米,雄的略大一些。不论雌雄,身上都披挂着粗硬、尖锐的刺。黄褐色的刺的顶端是深褐色的,这种颜色使它在沙地灌木林中跑动时不起眼,伪装颜色十分成功。它不仅背上,而且身体的边缘部分也都长满刺。”这段说明文字主要是从外形特点上介绍针鼹。

  “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等等句子写出了针鼹的神奇之处。

  (2)条理清楚,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作详细介绍
  本文在介绍针鼹这个动物时,层次非常清晰,首先介绍它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接着介绍它的生活习性,然后再介绍它的繁殖。整个内容丝毫不杂乱,从这几个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针鼹。

  (3)恰当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这种陌生的小动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①列数字: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长300~450毫米,宽不到70毫米。除这一句外,还有:“1.5米左右”、“18小时”、“28周”、“零上15摄氏度”、“50年”、“15毫米”、“6~9周”、“7天左右”等。

  ②作比较:将针鼹和刺猬作比较;针鼹的速度与刺猬、野兔、现代工具、机器、穿山甲进行比较;雄针鼹和雌针鼹进行比较等。

  ③打比方:“像一个球”、“绝活”、“武器”、“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丰盛的晚餐”等。

  (4)语言简洁生动
  本文着墨不多,但却把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以及生活习性和繁殖情况介绍得生动而又全面,且突出了其珍奇的稀有的特点。特别是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运用,又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5、对本文重点难点理解
  这篇文章选自《珍奇动物写真——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作者王晓雨是位澳大利亚籍华人作家,在澳大利亚居住已12年(请见“课外拓展” )。原文篇幅较长,共有10个小标题:奥运会的吉祥物——从一只碾死的针鼹说起;有刺不是刺猬;吃蚁不叫食蚁兽;单孔目的有袋类动物;生蛋的哺乳类;没有乳头的哺乳类;澳洲处处有针鼹;可以降低体温的哺乳动物;满身刺挡不住汽车轮子。收入教材时作了较大的删改。学习本文不仅可以增加有关动物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增强保护珍奇动物的意识。

  这篇课文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澳洲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有关知识。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突出它的“珍奇”与“稀有”。接着第二部分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了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其次第三部分介绍了针鼹的生活习性。最后第四部分主要写针鼹的繁殖。全文层次分明,结构浑然一体。

  6、有关说明文
  说明文是介绍、说明客观事物的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要对事物的性质、特征、构造、成因、效能、用途等做出科学的解释。

  <一>说明文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说明文作不同的分类。依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介绍实体事物)和事理说明文(解释抽象事理);依据语言特点,说明文可分为一般说明文(简明平实)和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等)。

  <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例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就是主要抓住了针鼹在生理和生活习性方面独特的地方进行说明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说明事物要有合理的顺序
  所谓说明的顺序,就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任何事物本身都有一定的条理性,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同样也有规律可循。那么,依据事物或事理自身的内在条理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就能对说明的顺序做出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
  A 时间顺序
  以时间为序,便于把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不同情况表达清楚。

  B 空间顺序
  事物说明文一般采取空间顺序。可以先从整体上对事物作概括的介绍,然后再按各部分所处空间位置依次解说;也可以把某一部分作为基点,先作介绍,然后再依次说明其上下、左右、内外、远近等方面的情况。

  C 逻辑顺序
  各种事物、事理,以及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在说明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种联系体现出来。说明文中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特点到用途,等等。例如《苏州园林》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的。

  <四>说明方法
  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配图表,等等。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习题。
  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鼠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当然,它也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冬季蛰伏,它十分迟钝。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长达28周。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8月至l0月,是针鼹袭击大型蚁穴的季节。蚁穴中有许多带翼的肥壮蚁后,这些蚁后准备了充足的脂肪养料,准备飞出窝,建立新的家。此时,针鼹用长鼻嘴猛袭蚁巢,伸出它充满黏液的舌头,粘住食物,卷入口腔。在粘住蚁后的同时,也会带入许多脏土屑,但这没有关系。针鼹每天吃许多脏土,脏土既帮助消化,又含有稀有元素。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和别的哺乳动物很不同。吃了这样丰盛的晚餐.小针鼹长得很快,春夏时一下子大了许多。

  1.这段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鼹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人为什么用针鼹做奥运会吉祥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主要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下列标有红色字体词语的准确性。
  (1)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针鼹的寻食(觅食)
  2.它的食物来源是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
  3.针鼹能吃掉让他们恨之入骨的白蚁,保护他们居住的民房。
  4.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
  5.
  (1)“据估计”表明以下数据只是推测,没有精确测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一般”表示了只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补充阅读

松  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1.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第二段中哪一句话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主要说明松鼠的哪一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写出了尾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漂亮、驯良、乖巧。
   【解析】应从整体把握说明事物的特点。
  2.拟人
  3.它们常常直竖着……送东西吃
  4.驯良
  5.大而且漂亮。
http://imgcache.qq.com/ac/b.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