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州手记2:有感素质教育

(2010-03-30 01:13:41)
标签:

教育

育儿

家长素质教育

手记

郑州

分类: 育儿

创业真是有难度的。

喜滋滋的接了“亲子咨询师”这个项目,

可是一来到郑州就遇到“下马威”。。。

电脑忘到楼下小卖部了,惊动了110才要了回来。。。(详见郑州手记

购物,打车,吃饭,包括这里的为人处事,处处都是不适应,

小心翼翼小心翼翼中,事情也进展的不顺利。

 

郑州是个大都市,这里的教育气氛也很浓,大街小巷走过去,高楼林立里,3322都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屋檐,可是在这样一个教育密集的地方,却很难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素质底蕴。

 

也许这么说有些绝对,中原文明几千年啊,老学者们念念有词~~

好了,不提这些糟心事儿,心情不好,不能怨这个社会对不?

 

就我这几天了解的情况,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喜欢把孩子交给老师,或者某家培训机构来调教。

就像 一些培训机构的招生人员说的,

那些家长,给孩子花钱,怎么都行,你要让她来听个课,太难了,他宁可花钱出去旅个游,或者跟朋友吃饭喝酒,也不会自己坐在教室里听听老师说说家长的问题,家长该怎么做个合格家长~~

这让我思考万千。。。

 

孩子生了就有养的义务,养孩子并不是满足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好了,儿童并非整天无忧无虑,吃饱不饿就完事儿了,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孩子在幼年时期的心灵健康成长比什么都来的重要。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

他是一个私企老板,衣食无忧,除了老婆贤惠,儿女成双,还能养养小蜜,这样的男人理应快乐似神仙。可是你感受不到他快乐,反而他的身上有深深的不安全感。

他说,也就只是在成功的基础上有瞬间的满足。

他朋友成群,妻儿美满,可是他的内心是孤独的,没有安全感,

 

在他小的时候,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然后就把他当出气筒,小的时候真是没少挨打。。。

所以,他现在,并不快乐,他认为自己心里畸形。。。

 

还有谁在童年时被打过或是现在做了父母也用类似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身边真的不少。

曾经也还有话题讨论过孩子要不要打?

 

在我看来,打骂是教育中最坏的办法,你相信那些声称“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人真的有这样一种信念上的诚实吗?

我的另外一个好朋友(男)小的时候也没少挨打,第一次学习用筷子吃饭的时候,筷子拿不好,掉到了地上,被他爸爸狠踢一顿,从此会用筷子了;

他爸妈没空带他,刚3岁就给送去幼儿园,那时幼儿园还没有早教的概念,孩子都比他大,他哭着不愿意去,于是,他爸把他放回自行车,然后回家,关门,吊起来,皮带抽。。。第二天,他一万个不想去也不敢哭闹了,乖乖的进了幼儿园,但是,他说,那时,我就知道,幼儿园的老师是个两面派。。。

 

回忆起这些的时候,他觉得他爸的方法很对,不打他怎么能那么快的学会那么多东西,怎么能是个听话的孩子呢?!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很难管的孩子!

听到这里我很心痛+心疼!

这明明就是孩子惹父母不高兴了,父母用拳头给自己出了口恶气。孩子手无缚鸡之力,这是父母在欺负孩子。之后还怪罪孩子不听话,不好管。从此他幼小的心灵里潜意识的就给自己贴了个不听话的标签。

 

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犯错的时候,学习用筷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这些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家长没有耐心教,却用如此暴力来对待一个幼儿期的孩子!

而且,让我很吃惊的是:在他而立之年的时候,依然对这样的教育方式很认可,他始终认为如果没有父亲的拳头,他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乍一听,他说的也是个道理,在当时他确实非常迅速的掌握了一些孩子本该学会的东西。并且,事到今天,他才华横溢。。。

 

所以,如果我说,他在从初中起的逃学,打架,留级,迷茫的早恋,和对理想爱人的迷茫,都是幼年时父母教育的逆反,他一定不会同意,而且会把这件事情上升到不尊重他的父母的高度。

如果我又说总觉得他似乎是受到过伤害的,(之前我一直猜测是否是受到过哪个前女友给的伤害),在他有天语重心长的赞扬了他爸爸的教育方式,并且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发扬光大后,我就彻底明白了,他的伤害来自童年。

 

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会给孩子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经常挨打的孩子,他的身心两方面都会受到伤害。他从家长那里感受到得是屈辱,体会的是自卑,学到的是粗暴,激起的是逆反。(来自尹建莉)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国家应大力开展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

家长的素质事关未来公民的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