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二回:晴雯逐坠儿

(2017-04-23 09:31:56)
分类: 红楼咀语

                                                   五十二回:晴雯逐坠儿

 

         晴雯那一夜着凉病后,太医看过,中药吃过,就是不见好。宝玉也有些担心。吃了晚饭,宝玉见晴雯独自躺着,就问她们都去哪儿了?晴雯说秋纹去吃饭了,麝月被平儿叫走了。她们出去鬼鬼祟祟的,不知说些什么?宝玉说我去偷听一下,回来告诉你。在四十九回,大观园的诗人在冰天雪地中烧烤吃鹿肉,平儿丢了一只镯子,前后找遍,毫无踪影,众人都很诧异。凤姐笑着说:“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你们只管作诗去,我们也不用找,只管前头去;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现在,镯子果然找到了。刚才平儿过来偷偷告诉宝玉的丫头麝月,是小丫头坠儿拿走的。宋妈拿着镯子正准备告诉凤姐,幸好凤姐不在房里。平儿说叫麝月不要告诉宝玉,也不要告诉晴雯。她说晴雯是块爆炭,怕她传出去。宝玉偷听回来,便一五一十告诉了晴雯。晴雯又气又急,想马上叫坠儿,却被宝玉拦住了。

        第二天,宝玉去赴舅老爷的生日。晴雯不顾自己正处病中,叫宋嬷嬷把坠儿的母亲叫来,带走坠儿。晴雯自己也是丫头,只比坠儿大一些罢了,却如此待她,令人心寒。坠儿即使有些小错,毕竟还是孩子。麝月却与晴雯不同,宝钗曾说她行事有几分像袭人。晴雯最后也没有好结果,曹公让她在病床上终了短暂的一生。人物的命运结局,往往折射出作家的思想,反映作家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作为有良知的作家,曹公在很多人物的身上,旗帜鲜明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令人心服和感动。小说如人生,有各种各样的人,若丫头都如袭人,公主都像宝钗,公子皆如宝玉,则看了一本第二本谁都不要看了。情与理,文与实若即若离,不可以偏盖全也。人生在世,大多是你如何待人,人也会如何待你,虽不能说“好心必有好报”。如晴雯病了,小丫头子都跑光了。且看晴雯是怎样先斩后奏逐走坠儿的。

 

       这里晴雯吃了药,仍不见病退,急的乱骂大夫,说:“只会骗人的钱,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麝月笑劝他道:“你太性急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又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这样的灵药!你只静养几天,自然就好了。你越急越着手。”

       晴雯又骂小丫头子们:“那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吓的小丫头子篆儿忙进来问:“姑娘作什么?”(“子”字用得甚好。虽是长篇洋洋,曹公遣词策字精准,不废一字半语,细细品磨,大有深意。)晴雯道:“别人都死绝了,就剩了你不成!”

       说着,只见坠儿也蹭了进来。

       晴雯道:“你瞧瞧这小蹄子,不问他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些。我不是老虎,吃了你?”

     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簪子)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坠儿疼的乱哭乱喊。

     麝月忙拉开坠儿,按晴雯睡下,笑道:“才出了汗,又作死!等你好了,要打多少打不得,这会子闹什么。”

     晴雯便命人叫宋嬷嬷进来,说道:“宝二爷才告诉了我,叫我告诉你们:坠儿很懒,宝二爷当面使他,他拨嘴儿不动;连袭人使他,他背后骂他。今儿务必打发他出去,明儿宝二爷亲自回太太就是了。”

      宋嬷嬷听了,心下便知镯子事发,因笑道:“虽如此说,也等花姑娘回来知道了,再打发他。”

      晴雯道:“宝二爷今儿千叮咛万嘱咐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我们自然有道理。你只依我的话,快叫他家的人来领他出去。”

      麝月道:“这也罢了。早也是去,晚也是去,带了去早清静一日。”

      宋嬷嬷听了,只得出去唤了他母亲来,打点他的东西。(坠儿母)又来见晴雯等说道:“姑娘们怎么了?你侄女儿不好,你们教导他,怎么撵出去?也到底给我们留个脸儿。”

      晴雯道:“你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干。”

      那媳妇冷笑道:“我有胆子问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说话,虽是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

       晴雯听说,一发急红了脸,说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撒野,也撵出我去。”

       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这丫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麝月算是明白人,不像坠母糊涂。家亦如此,单位亦如此。很多丈夫或妻子像坠母一样死硬辨驳“分证”,最后徒留一肚子怨气,一无所得。呜呼哀哉!存在的烦恼!)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来挑这个了。过一日嫂子闲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听听我们当着面儿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使,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子,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有什么分证的话,且带了他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来找二爷说话。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麝月说的一套一套的,比袭人还厉害。)说着,便叫小丫头子拿了擦地的布来擦地。

       那媳妇听了,无言可对,亦不敢久立,赌气带了坠儿就走。

       宋嬷嬷忙道:“怪道你这嫂子不知规矩。你女儿在这屋里一场,临去时也给姑娘们磕个头。没有别的谢礼罢了,——便有谢礼,他们也不希罕,——不过磕个头尽了心。怎么说走就走!”

       坠儿听了,只得翻身进来,给他两个磕了两个头。又找秋纹等,他们也不睬他。那媳妇嗐声叹气,口不敢言,抱恨而去。

 

       晴雯弄权,趁着袭人回家奔丧,宝玉外出之际。袭人回来,“麝月便将平儿所说宋妈坠儿一事并晴雯撵逐坠儿出去也曾回过宝玉等话,一一的告诉袭人。袭人也没别说,只说太性急了些”"逐坠儿,回宝玉的事,只在袭人回来了,在此一笔带去。坠儿是可有可无的小丫头,对宝玉袭人来说,走与留不痛不痒。袭人“只说太性急了些”,也是情理之中。

      宝玉那晚做客回来,发现贾母送给他的那件雀金裘烧了一眼洞,急得上踹下跳,不知如何是好。当时太太就吩咐他仔细穿,别糟蹋了。老太太说:“就剩了这一件,你糟蹋了,再也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事出有因,不出所料,裘衣果然被手炉烧了一只洞眼。麝月叫一个老嬷嬷拿出去补,都说见都没见过,不敢揽这个活。躺在病床上的晴雯说拿来看了看说:“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晴雯拚着小命补了一夜,才把它补好。“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宝玉在傍,一时又问吃些滚水不吃,一时又命歇一歇,一时又拿一件灰鼠斗篷替他披在背上,一时又命拿个拐枕与他靠着。”晴雯补完,天都亮了。晴雯性子暴躁,不被世所容,但到底也有“两下子”本事。

       西方古时治病的通方是放血。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晴雯依此疗病,果然好了。饿可治病,未见他书,不知是否科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