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相城”系列活动之“黄埭特产”

标签:
开心果黄埭分馆地方美食文化 |
分类: 舌尖上的相城 |
7月14日,志愿者郭老师来到黄埭分馆,协助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舌尖上的相城”系列活动之“黄埭特产”,主要介绍黄埭西瓜子、黄埭挂面。 黄埭西瓜子,《吴县志》和《黄埭地方志》都有记载,是相城区黄埭镇人殷福熙于年创制的。黄埭西瓜子从选籽、配料到炒制加工,有一套独特的工艺流程:选大小适中、无疵、颗粒饱满的西瓜子,洗净后,放在特制的大铁锅内用菜油熬,再以“文火”烘炒,炒熟后,放入适量的白色玫瑰食用香油来回拌和,凉后即可食用。瓜子放进嘴里一磕,只觉香气扑鼻,津津有味,令人回味无穷。该瓜子在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优胜奖。当年,“天福黄埭西瓜子”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获得了优胜奖。从此,黄埭西瓜子以“天福”为名号,进入了第一个兴盛期,享誉京、津、沪、杭一带。直至解放初期,“天福黄埭西瓜子”仍声名远扬。 讲完了可口美味的黄埭瓜子,再给大家介绍黄埭的挂面,“面条劲道”、“口感顺滑”、“耐存放”,是大多数回头客对陆阿三家挂面的评价。陆阿三认为,做挂面没有捷径,就是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即便是在生意如日中天的当下,他仍坚持习惯,每天收工后,下一碗面,自己尝尝,看汤色,尝口感,以便来日调整。每逢周末,从无锡、上海,自驾赶来的食客,也不在少数。很明显,油费可能要比面钱高。 接着就轮到小朋友向大家展示画画的本领,让他们想想自己身边的美食,有的画西瓜、有的画草莓、有的画甜甜圈……当小朋友不会的时候,家长就会出谋划策,翻着书照着图片指导自己的孩子,一片其乐融融的场面。还和父母做着手工,一起交流心得体会,身心都获得了愉悦。每位小朋友都拿到了小奖品,孩子们都非常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