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曲歌王高保利——一个农村娃的音乐梦(一)
(2010-03-25 16:26:08)
标签:
罗罗腔山曲台柱子高保利北京娱乐 |
分类: 快乐工作 |
【导视】:一个背粮上学、背柴下学、锄地放牛的农村娃;一个令余秋雨在一分钟内深受感动的参赛选手。从小县城罗罗腔剧团到央视大舞台,他是如何跨越的?《他乡山西人:山曲歌王——高保利》即将播出。【下周同一时间播出】【正在播出】
【现场】:余秋雨点评高保利!
【解说】: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一个原生态的民歌手在一分钟的命题对话考试中讲述了一段他和母亲生日的故事。当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更感动了在场的评委作家余秋雨。这个令余秋雨感动的人就是高保利。
【现场】:高保利讲述母亲生日的故事+母亲采访+现场演唱(资料)
【解说】:高保利今年34岁,34年前的秋天,高保利出生在山西省灵丘县南山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是一个非常偏远贫穷的村子。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高保利的父亲任村支部书记,一家四口守着几亩薄地,仍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从高保利记事起,家里常吃的就是小米粥、土豆,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5、6斤猪肉。
【高保利】:00:19:00我家里负担比较大,当时我娘的身体不太好,家里比较穷。
【解说】:高保利人长的结石,又孝顺父母。从7岁起,他就开始下地帮父母干活了。保利天生有副好嗓子,对音乐也很敏感。他上中学的时候,就成了班里名副其实的歌王。有时候,老师会让他给别的班的同学上声乐课。(歌声)
【高保利】:00:17:35我们当时上学时背粮,所有的学生都背粮。你背得多了以后里面就会生虫子,你吃小米饭,弄点咸菜,我们自己带的咸菜,自己家里腌的咸菜,放在窗台上,你吃饭的时候吃得很香,吃完饭都会弄点米汤,里面都有小虫子这么长,挑的好几个,一直这样。00:19:00我一直有个念头放弃上学,能挣点贴补,给家里多少能够贴补一些东西,我说就放弃不上了。
【解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母亲又常年生病,又因为他嗓子好,爱唱歌。中学的班主任建议高保利去考县里的罗罗腔剧团。如果考上了剧团,即解决了饭碗,又能发挥他的特长。
【高保利】:00:17:35当时我一个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对我一直很呵护,对我一直特别好,00:20:30他跟团里有个拉小提琴的老师他们俩关系挺好,他就告给我团里要招学员,正赶上。《高保利》喜欢唱歌,唱得也挺好,就让他去吧,这样去了。
【解说】:罗罗腔是山西省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现在,已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是1960年成立的,是山西省乃至我们国现存的唯一个专业演出团体。因此高保利能够进入这个团,也算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高保利】:高保利唱十六大+罗罗腔舞台镜头(资料)
【解说】:在罗罗腔剧团,一待就是12年。舞台上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为高保利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次演出不管多累,保利都主动承担起装卸舞台的任务。当时只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
很快高保利的勤奋和苦学,打动了剧团的同事和领导,同时也让他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高保利】:00:01:15反正接的角色还比较多,男的利用算是须声吧,行当里面生旦净末丑,我算是须声,在那边,当时接的角色挺多的,几乎是三分之二比较大的角色我都接下来了。
【解说】:高保利成了团里的台柱子,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已经很满足了。然而在高保利心里,渴望唱歌的梦想之火仍然燃烧着。
【高保利】:00:02:10当时有几个原因吧,第一我一直喜欢唱歌,就是当时去罗罗腔剧团的时候,其实我是去考那个歌舞团,我们县里面当时两个团,考歌舞团,当时歌舞团没有招生条件,没有招生,正好剧团招生,我就去了这个剧团,一直唱的罗罗腔山西梆子。
【解说】:由于当时戏曲已经没落,因此尽管成了台柱子,高保利微薄的收入仍然不能满足一家人的生存。
【高保利】:00:03:00通过有一段时间就是这个戏曲,包括现在戏曲还是比较低迷,就是你在这个团里面演出,包括你付出的这些辛苦,跟你想要的这种东西包括收入不太平衡,反正也累,当时低迷,加上台口也一直少,再往前一段时间吧,台口非常多,每个村里都有庙会,包括现在文化发展的比较广,台口也少,所以说我一直也喜欢唱歌,说还是去钻研一下唱歌吧。
【解说】:就在高保利渴望唱歌的想法蠢蠢欲动的时候,在星光大道中阿宝的成功经历给了他希望与信心!高保利也决定到北京去闯荡、闯荡。
【高保利】:00:03:00当时说到中央台的星光大道看到阿宝,也是咱们陕北这种民歌,我说这种民歌在北京也能走出一条路,我说我也去吧,当时铁定了心,我也来北京发展了。
【解说】:然而随之而来的全是反对的声音。那个时候他刚转正,又是团里的台柱子,团里当然不愿意让他走。周围的人就更是冷嘲热讽了。然而高保利去意已决。2004年,他顶着种种压力,揣着家里仅有的3000元钱,来到了北京。3000元钱在北京支撑不了多久,高保利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生活问题,首先得生存下去。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在中关村卖起了电脑。
【高保利】:00:04:00因为当时对北京这种娱乐的频道各方面了解只有星光大道,但当时来的时候,不像想象那么顺利吧,刚来的时候在北京也没有关系没有老师、没有朋友,你就是没有这条路所有的门道,所以当时来的时候,直接去的中关村,就是首先想到一个能不能解决你吃饭的问题,当时从团里出来以后,直接到中关村先找一份工作,先能在北京稳定下来,然后再去想其他的事情。
【解说】:唱戏出身的高保利,对销售一窍不通。看似容易的卖电脑,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高保利也是一件难事!
【高保利】:00:06:05在电脑这块,在老家的时候,没有电脑,家里也没有电脑,对电脑还是比较陌生的,2004年那个时候不是太普及吧电脑,不懂,去了以后也就是通过朋友告诉你,跟我一块上班的那些小孩,说是怎么卖怎么卖,我就自己记着,完了写在纸上,回去背,背会了以后然后再去卖,按照他们的程序,其实也不太懂。
【解说】:工作虽然找到了,但对于北京的生活环境,高保利目前的状况仍然很艰辛。吃、住、行,处处需要支出,每个月只有400元工资,还要顾及远在山西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