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类书籍太多,读者该怎么选择?
“实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http://s9/middle/5fe17441g87796ef63518&690
周末的时候逛了四牌楼新华书店,发现养生保健类书籍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而在专架前翻阅、挑选的读者也不少。这足见养生保健类书籍的火爆。作为一名保健科普的编辑,我实在为此高兴。
不过,这么多养生保健类书籍,读者到底应该信谁的?到底读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有用的?作为一名经常接触健康保健的图书编辑,我始终认为:实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养生保健类书籍的内容常常包含两大块,一是讲医理,也就是把一些医学知识进行通俗化的讲解,让读者明白其中的道理;二是讲方法,也就是告诉你一些实用的保健方法。
我认为,和长篇累牍地披露医学事实、讲解保健意识相比,实实在在地给读者出些养生保健的好点子更实用一些。因为医理人人都懂,谁也都能写得出来;而科学实用的养生招法才能真正体现出作者的水平。也就是说,真正好的保健科普不只要告诉你“你的病是从哪来的”,更应该告诉你“怎么做才能让疾病消除”。更遑论现在有些作者说什么要把健康彻底说清楚了,大家稍微想想,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或者说每个人衡量健康的标准都不一致,健康怎么可能彻底说清楚?
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戴光强保健新概念系列》就是目前市场上最具实用性的保健科普代表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戴光强保健新概念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戴光强教授三十多年保健经验的总结,是戴光强三十多年保健理念的实践精华。书中,戴光强教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科学而有说服力的例证讲解了常见的疾病与我们日常的饮食、睡眠、运动习惯的关系,并且为大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方法,帮助读者学会自我保健,从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健康长寿之道。
如何才能做到实用性呢?戴光强教授在交谈中告诉我们,做学问、写科普切忌闭门造车,脱离作者。不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更不是自己擅长什么就多写点什么,而是要清楚读者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搜集、积累和钻研。也正是因为戴教授立足读者需求的写作态度让他的《戴光强保健新概系列》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其实,有时候不需要说太多,观众只要见过戴光强教授,就一定会相信他的保健新概念,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最有力的佐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