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年,比任何时候都要忙,唉。。。。纯粹是瞎忙。除了吃,就是喝,天天都是晕登登的。
今天总算是空闲下来了。
有很多同学,对看走势还是有诸多疑问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划分上,实际上,划分就是个噱头。真是把缠论的原理想明白了。就没有什么好划分了,更应该干的是搭配走势的结构。并比较观察走势的力度。天天去查看几根K线了,够不够一笔呀,够不够一线段呀,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俺知道这样说,肯定会有人反对的。俺心里清楚,你越是反对,说明你对缠论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或者根本不理解缠论。
再点你一次,希望可以点醒梦中人。
什么是缠论?缠论是走势的内在规律,是自然存在的。股票分析软件是什么?是为了方便观察商品价格变化而人为设计的一种工具。
就是说,股票分析软件不是为了缠论而设计的。那么,股票软件上的走势图,可以对缠论进行描述吗?是可以的,也是不完全可以的。这里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走势级别的递归上。
缠论的级别是递归出来的。都有一个归一的过程。比如说一分钟级别对五分钟级别的递归,三个一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可以递归一个五分钟级别的中枢。那么三个三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递归出来的也是一个五分钟级别的中枢。显然三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肯定是高于一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的。
这时候,在股票分析软件上,就不能反映出来走势的真正情况,因为股票分析软件对周期的设定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完全使得走势的轨迹完全吻合于缠论的划分规则。这时候就需要分析者进行自我调节了。其调整的基础就是缠论原理。

节后的走势还是不错的。再给同学们讲一次走势的当下判断,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同学。就从节后开盘开始吧。0到1为一个很小的不够笔走势级别的趋势。可以看做一笔走势,1到2向下未能创新低,同时向上突破1点,向上的线段成立。
注意,这个向上的最简单的线段出现,思想上有两个确认,第一,0点前向下的线段走势完成。无论是否背驰,是否搭配什么结构。都不用再分析考虑了。第二。0点开始的向上线段将延续,这个延续什么时候结束那?出现反向线段的时候。
有同学可能会问?既然是这样,等一个反向的线段出现来确认这个线段完成,划分还有什么意义?划分的意义当然有了,是为了当下,为了干。两者是有者完全不同的意义和用处的。
继续划分的分析。注意看。2点后的红绿反向笔都是有特征序列缺口的,中枢上移,走势未完成。一直到5点时,才有跌破3点的情况。在实际分析时。这时候才是考虑干的时候,就是说6点开始向上不能创新高或创新高背驰,这个级别的操作就必须干了。
显然6点后是个创新高有力度的情况,回过头来看前面的走势,0到5是一个4单笔中枢的趋势走势背驰,6点开始向上创新高后,走势自然升级为扩展情况的三笔中枢级别。
走势一直延续到7 10为第二个三笔中枢。11到12为中枢震荡,14为7
10中枢的确认,走势一直延续到15点。
注意看,0到15.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没有反向线段出现。换句话,就是后一笔走势创新高。创新高就不会有反向线段出现。你观察一下,是否是这种情况,一笔向下后,后一笔都是创新高的。
一直到17点,才第一次出现,一笔下后,后面一笔不能创新高了。17点向下创了16点的新低,反向线段成立,当下确认,0点开始的向上走势,到15点结束。
15点后那?就是构筑1分钟级别中枢的过程了。
今天写的有点多了。同学们慢慢消化一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