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比较流行的技术分析理论,就是那么几种,当然了必须是被广大技术分析爱好者认可的理论,这里面包括了波浪理论,江恩理论,这两种理论比较古老了,主要是受到当时科技发展的约束。所以都是比较的简单。既然是简单的,一定是粗略的。就是说比较的笼统,波浪理论脱不了道氏理论的影子。而后面的缠论更是和它们一脉相承。这些理论都是对走势结构的观察和分析,来源都是对以往走势的大量分析和总结统计。当然都有很大的经验主义在里面。还有一些零碎的理论,都不能成为独立的分析系统,比如K线理论,成交量理论等,很多的部分都转化为技术分析指标了。
波浪理论,江恩理论以及后面的缠论,在当下是比较认可的技术分析理论。认可的原因就是简单易学,不需要辅助于任何的工具,单凭着走势图和一双慧眼就可以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技术分析的爱好者和后来人在学习这些方法时实际上都是自己搞复杂了。
比如缠论的走势终完美,很多的同学就搞不清这个概念,站在缠论的基础上来观察已经完成的市场走势,抛开级别的问题,会发现都是有向上的和向下的走势类型构成,这个走势终完美就是讲的这个走势类型,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必然要完成。
无论那种理论,都是对市场走势结构的判断和总结,在艾略特的眼里,市场走势的结构就是推动浪和调整浪组成,简单的说就是 1 2
3 4 5 和A B C
。在江恩眼里市场走势都是历史走势的再现,任何的未来走势必然是在历史走势的规定下完成,包括时间的和空间的。而在缠中说禅的眼里,市场走势都是有向上的和向下的走势类型构成。归根结底无论那种理论反映的都是市场走势的结构问题。
不同的人看到的市场结构是不同的。而市场走势是不会变化的,山还是那座山,只是观察的方式方法不一样而已。就像俺如果从新乡出发到北京去找班长,可以选择的出行方法就会有多种了。飞机,高铁,自驾,都可以,而目的地不会变,否则就不能到达。
缠论最大的得人心的地方就是不预测,一切让市场说了算,在市场上混,想做到不预测显然是不可能的。你的任何对走势的判断都是一种预测,哪怕是潜意识的判断。而缠论是把这种判断交给了市场。这样就很大程度的掩盖了自身判断的种种问题。就是缠中说禅讲的贪
颠 痴 疑
慢。显然你把判断交给市场来完成本身就是一种判断。交易如果真的可以让市场来完成,那么人的能力就肯定不如计算机了。计算机可以掌握的只是逻辑以内的东西,而非逻辑的东西还是必须要人来掌握才好。
任何的技术分析理论,都是在讲走势的结构问题,而分析者只要是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然后去认真的观察走势的结构,看当下的走势处在结构的那个部分,而后决定操作就可以了。
对这方面,缠中说禅讲的很好。对待市场,就是看和干而无他。当然全部的学问都在看的里面。因为干很简单。看是有讲究的。那就是必须要看的明白。驴唇看成马嘴。麻烦就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