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空间——考尔德充满魅力的动态雕塑
(2009-06-14 17:44:21)
标签:
文化 |
摘要:西方20世纪的现代美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之前,第二阶段是1945年之后至今天,考尔德(1898~1976)是西方构成雕塑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雕塑家,是二战后雕塑界重要的过渡性人物。考尔德实现手动.风动.机动.直接悬吊等各种样式后,成功的进入到现代公共环境的空间领域,活动雕塑才得以真正的发展,50年代考尔德回美国后的作品《风帆》(为凝固的几何空间开辟了新的形式)把小型的室内作品发展到室外,此后他的很多动态雕塑大规模走到了室外与公众进行交流,推动了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考尔德;活动雕塑;立体构成
正文:
引言:在西方的众多艺术大家中,有很多在世界上有名的雕塑家,他们的风格各异,所用的雕塑语言也是各不相同,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美国活动雕塑家考尔德,开始接触他的时候是在图书馆看到的他的传记,那个时候刚学雕塑对雕塑家的作品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只是觉的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很好玩,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随着大学这几年的学习,研究一些更深层次的雕塑知识,看了很多关于现代艺术家的书籍,渐渐的对考尔德的雕塑开始运用雕塑知识去理解,才发现大师的雕塑原来那么的深奥,并不是三言两语或某个观念就能解释的了得,这次的论文总结我几年的所学,用自己浅薄的知识试着去探讨一下考尔德的动态雕塑,我将从三个角度去表达我对他的活动雕塑的观点与看法。
一.活动雕塑:“活动雕塑”这一说法最早是杜尚在看了考尔德的那些抽象的.能够依靠风力运动的雕塑时提出的,我认为杜尚提出的这个说法是对考尔德的肯定,肯定他开创了雕塑的一种新形式。
二战后,活动雕塑在考尔德身上反映出构成主义的感觉,考尔德的活动装置形状总是暂时性的,因为叶片的一动,相互关系就改变了,这种装置所具有的由精心设计而得到的多变性,是考尔德雕塑非常有代表性的特点,我想他最终的目的不是纯粹的为了动而动,他想从这种随时变化的动态中提起观众的兴趣。考尔德制作的动态雕塑,或是放在室外,或是悬在金属线上,通过空气的流动或者观赏者的摆弄,每动一下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让观者感觉到空气在流动,空间在转换,这种感受就是我论文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他把三维空间之外的另一种感受,就是时间的概念融入了雕塑,随着雕塑的运动,时间也在流淌。
考尔德也喜欢人们接近他的雕塑,摆弄他的雕塑,这就是雕塑家和观众最好的交流,我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艺术家跟观者的交流,心灵的交流,精神的交流。大多数的雕塑家所创作的作品都是与雕塑家本身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考尔德出身于雕塑世家,上学期间学的却是机械专业,这样的背景对他以后的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我所熟悉的艺术家中,他们的艺术成长生涯都与他们早期的经历有很大的影响,我所成长的环境来自严谨的学院,扎实严谨的学习对我的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考尔德后来创作的一系列动态雕塑完整的把机械自身美表现出来,大部分的动态雕塑都是由金属片和铁丝组成,人们在欣赏时只要稍微摆弄一下,雕塑便会轻轻颤动起来,带给人的感受不是一般的静态雕塑所不能拥有的,因为有这样的动感成为心灵交流的途径,考尔德是成功的,这也是我创作作品也想能达到的效果。考尔德的“活动雕塑”按照他的设想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摆动,这种互动性也能带给观者新奇的感受,使人提起探索的欲望,想看一看他的雕塑到底是怎么运动,一旦提起了观众的兴趣,那么做为艺术家,考尔德是非常成功的,欣赏考尔德的动力雕塑,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之互动。考尔德说:“如果你了解我的作品,你会感受到我作品中拿宏伟情绪化的结果,要是他们真有任何意义的话,是会更容易被了解的,但是那没有任何的价值”,考尔德大概是想让观众欣赏机械本身的功能美,因为机械本身的能动美感是不需要表现,只要用心感受便能了解的。
从考尔德的动态雕塑可以看出,考尔德研究“动态构成”的意图,他发现了动感与构成的完美结合点,“动态”在考尔德的作品中是一种结合平面.线条与色彩的结构。考尔德利用机械性装置与完美的平衡,开创雕塑界一种新的风格,当观者一路走过拨动作品装置时,让作品的缓缓流动变成一种和谐,好像表现时间就在这里静止缓缓流动一样。
二.考尔德雕塑表现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艺术似乎也要摆脱对自然物象的模拟,现代科学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美术的旧观念,艺术开始成为科技发展的一种附属,考尔德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那个年代的艺术家能出现的表现形式也是因为当时的科技条件发展的必然。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不仅是表现人类社会,还要表现万物与自然,从事美术的目的性明确了,艺术的观念彻底改变了,写实与夸张,具体与抽象地选择。从考尔德的作品中也能看到科技对他的作品所构成的影响,作品《缩图器》(1931年)上面所运用的马达就是现代科技的成果,考尔德的这种尝试对他以后的动态雕塑有很好的借鉴性,我们现在所做的东西基本是写实或半写实的,面还有点窄,如果能像考尔德一样大胆的运用一些科技的产物,说不准我们这辈也会出现一种新的形式。还有其他的活动雕塑,都与考尔德的机械专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他一开始创作的抽象动力作品呢《航行》开始,考尔德所运用的作品材料形式,都受到一些现代艺术家的影响,蒙德里安,米罗以及莱热这一群从事抽象的现代艺术家都和考尔德是好朋友,有时候他们则像他的老师为他的抽象动力作品引导方向,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也要艺术的道路上谦虚谨慎,多像同行及其他专业请教学习。
考尔德说:“开放性结构有极大的兴趣”,“星群”主题有很多的现代艺术家研究过,像毕加索.贾克梅第.利普希兹等都有类似主题的研究,考尔德最大的不同是,他所专注的是一种抽象的形式,他能在天体的运行规律中提炼出一中抽象形式,运用构成要素结合起来,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种东西或一种风格很多人都研究过,要想出新意,必须在本质上与其他人不同,现代艺术的基本性质是创造。现代艺术专门以创造形式、创新形式作为它的特征,考尔德在雕塑形式风格独特,却不失艺术审美基本的条件,考受到现代艺术与机械背景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自己风格独特的动态雕塑,一种形式的创新或风格的形成,需要多年的积累,只有不断的学习吸收,最终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考尔德雕塑的构成形式:我认为考尔德的动态雕塑作品很好玩有点像“抽象玩具”,然而在美学上他的作品像构成主义,他的作品感性又抽象,既立体又平面,既复杂又简洁。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整个立体构成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考尔德在四十年代之后所创作的动态雕塑开始表现自然的形态,《一个来自日本的兵》.《小蜘蛛》.《四片叶子及树瓣》等作品中表现的形体都与自然相关,大部分的动态作品都是以铁片.铁丝.钢板等材料,按照美学的要素就是以点.线.面的语言,运用动力平衡原理,表现造型的动态感。这几种线.小叶片.宽面可以看出考尔德对立体构成的研究很深,因为这些线的排列.面得形状充满了美感,并不是偶然性的,没有很扎实的构成研究创作的作品就没有灵魂,不能够打动观众。
作品《S形蔓藤》(1946年)整个的雕塑造型就是从植物的外形抽象而来,运用自己独特的点线面语言表现自然美与生机美,叶片的形状完全不同,却有一种和谐美,铁丝同过完美的平衡展现出优美的S形曲线,这点更印证了构成主义在考尔德的动态雕塑中的重要性。很喜欢杜尚所说,“考尔德的艺术是树与风的升华”,这句话完美的把考尔德的动态雕塑形象与艺术性表达出来,艺术到了顶点都是一样的,杜尚真是考尔德的知音啊。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考尔德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了空间的开放性,考尔德的很多动态雕塑被放大置于室外公共空间,作品《南十字》是他的动态雕塑与静态雕塑相结合而成,叶片与铁丝还是延续了他的一贯点线的语言,支架便是一种抽象的构成,这种抽象的形所按照考尔德的设想所组成,与周围的空间形成一种和谐美,我的感觉是像一棵树,巍巍耸立,随风摇摆,诉说着雕塑家无尽的才华。
我的毕业创作灵感就来自于构成雕塑,《天马》就是运用的构成元素,用细钢筋弯曲而成优美的线条,毛鬃的排列是一种重复的形式,三个底盘是我在做完上半部分后加上去的,因为上面么全是线条的东西,三个圆盘就是三个放大的点或者说是三个缩小的面,这样点线面使整个雕塑协调起来,产生一种美感。我的创作还有很多不足的东西,因为我做的都是用线条来表现,在量上还是不够,体量上的不足造成一种“看不见”的感觉,放在环境中被环境所吞没,这一点我要在今后的创作中要注意。
结语:空间的流动性与以往的雕塑形式(静态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空间在不断转换不断变化,现代雕塑无论是活动与否,主要还是要尊重美学规律.构成规律,我今后的雕塑创作重点还是要放在雕塑本质的规律上,不能是表面的模仿或者取巧,能表达真正内心的东西。
注释:
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1898~1976,是一位在西方构成派雕塑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雕塑家,二战前后重要的过渡性人物
(所有参考图片在相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