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色上的白色

(2010-04-08 00:06:15)
标签:

艺术

摄影

诗歌

清明节

分类: 散文随笔

 

你终将发现

所有节日都在骗人

唯独清明诉说世界的真实

我们执着地拜祭亡灵

就象后人拜祭自己

 

    —— 值清明节,先发一首咏叹

 

 

http://s12/middle/5fdd06a1x83b6cd3de8ab&690

                                                          ——马良《画皮》第3号作品

 

…… 关于爱,时间,存在和幻灭。

将已经故去的人的照片剪下,再次树立在我的镜头里;

树立在宇宙洪荒之间,树立在永恒的时间造物之中,树立在现在的面前;

请注视着这些被时光轻薄成了纸片的生命。

告诉我你害怕吗?

  

    —— 《画皮》作品前言

 

 

第一次参加马良作品展。外滩18号,“白色上的白色”主题作品展,展示的是马良于09年创作的一系列影像及装置作品。“白色上的白色”标题来自葡萄牙诗人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的长诗,关于家国、童年、爱情、生命、死亡等具有普世性的命题。马良的同名作品,同样是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描述相关感受,作为他对诗人的一次致敬。

http://s16/middle/5fdd06a1x83a7c2b2ac4f&690

                            —— 马良在个展现场

 

我和我的作品只是一面镜子

折射出的是人类所能承受的最沉重的爱和伤悲

—— 有关失去和别离

 

http://s12/middle/5fdd06a1x73913e0834bb&690

http://s5/middle/5fdd06a1x83a7c49f14a4&690

http://s2/middle/5fdd06a1x7390c6eaea91&690

http://s3/middle/5fdd06a1x83a7c6a4b892&690

http://s14/middle/5fdd06a1x83a7c752b2ed&690

http://s5/middle/5fdd06a1x83abc61dfaa4&690



作品构想于09年初,在长达一年的筹备工作期间,马良在中国各地搜罗了大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私人照片作为创作素材。这些数以千计的面孔,同时集中呈现在“白色上的白色”个展中,除了信息量本身所具有的震撼力,这些照片里的陌生人讳深莫测的笑容和表情,也如同一个个独立的密码系统,隐藏着他们各自生存的体验,让人无法不去猜测这些生命之后所经历的种种幸福或者痛苦,以及他们是谁,他们是否依然存在等诸多疑问。这些几乎无法寻到答案的问题,本身也是作者的设问,引领观者进入一个生命的迷宫,在迷失里最终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http://s5/middle/5fdd06a1x7390c73a8334&690

     —— 《白色上的白色》作品第3

中国大多数家庭,都会有一张类似照片的珍藏 …… 那些曾经泰山般庄严的人和物,现在都如轻烟消逝;一如那轻于鸿毛的整整一代人,曾经重于泰山的信仰。

 

http://s8/middle/5fdd06a1x83abe91ff8a7&690

            —— 《白色上的白色》作品第9

活着就是失去

失去身体重量,失去回忆

或者失去尊严,失去爱

 

http://s4/middle/5fdd06a1x7390c75bd423&690

                                                    ——《白色上的白色》作品第13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些无名的摄影者和无名的被拍摄者所留下的影像,他们(它们)已被时间和故人所淡忘,显得脆弱又悲伤,如同白色上的白色,毫无耀眼的光华,似乎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马良用相机再次标注这些纸片,还给这些生命一些美好和庄严。

 

马良说:虽然它们不是艺术作品,但经历了时光的洗礼而显得如此动人,我常常会觉得,他们的魅力超过了我现在所能企及的高度,这让我沮丧,也让我渐渐意识到摄影里最重要的东西:时间性。

 

这次展览最终呈现的作品包括两件照片装置作品、一部录像短片和一件小型手绘创作。其中一件最大的装置作品,在为期40天的展览期间内不停的变化和推进,马良携其团队在展厅中驻场创作,使这个作品本身如同一个有限时的生命体,不停地茂盛成长,开到荼糜直至颓败和消失。如同这个作品所寓意的:人类生命存在本身所具有的荒谬,以及不可磨灭的意义。

 

http://s6/middle/5fdd06a1x83a7ca56f395&690

—— 现场出现“思者如歌”(左)附庸风雅的伟岸背影

 

作为日本Mac杂志列入的当代50位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马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大过国内,他的工作团队成员构成因此非常有趣:大部分是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著名大学的艺术系学生,他(她)们大学毕业前的实习课程就是不远万里来到上海,追随自己膜拜的偶像。

 

离开“白色上的白色”外出晚餐,我提出要收藏马良的一幅作品:《爱是什么》主题系列作品第5号 ——

http://s14/middle/5fdd06a1x7390c7821b3d&690

                 —— 《爱是什么》作品第5

 

爱是命运

是水仙花儿的迷宫

是你伸出的手中盛开的疼痛

是最近的遥远

是生命中那片黑暗的惊艳

 

—— “思者如歌”临时为这幅作品写的诗歌

 

 

 

马良2009年创作的《爱是什么》共6幅作品,并为其中5幅作品撰写了诗歌《“爱”》,唯独上述第5号作品没有诗歌诠释,马良解释第5号作品是之后补充的,因此出现了诗歌诠释的残缺。

 

这幅《爱是什么》第5号作品不仅一瞬间击中我,亦是我对马良未来主流风格的期冀。我可耻地开导他,非赝品的艺术真迹,在欧美早已经成为家庭装潢的潮流,将来国内趋势也必然如此,优秀艺术家的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创作上可更多考虑风格的华丽和共赏性 …… 他的眼神射向我,似在抵御一个对艺术完全外行的商人“原罪意识”的侵略 :)

 

……

 

 最后,用马良《草叶集》中一幅作品作为本文结 ——

 

http://s1/middle/5fdd06a1x871d082b5f40&690
                                           —— 马良《草叶集》作品第9号

 

看着我,然后记住我

在一切枯萎,化为尘土之前

 

    —— 《草叶集》前言

 

 

 

相关链接,请参阅上篇《爱的诗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dd06a10100hbdp.html

 

 

2010年4月9日新浪排行 ——

http://s1/bmiddle/5fdd06a1x83c545aa568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的诗意
后一篇:博客周岁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