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山”正名
(2020-05-15 18:17:09)
~青山地名纪事
清同治六年兴建的湖家湾大屋,是我出生的地方。一般来说“湖家湾大屋”仅是一个屋场名,还算不上地名。查有关资料,我们“湖家湾大屋”真没有一个确切隶属于某地的地名。陈姓族谱对兴建这栋大屋的明试太婆《赞词》里有“鼎建大厦即烟竹坪胡家湾新屋”之句。烟竹坪其实也仅是扬名塘、桅子湾附近一个比“湖家湾”大不了多少的地方,据当时和以后的情况,湖家湾从没有也不可能是烟竹坪的隶属。我们祖辈,直到现在从来没有谁说我们是烟竹坪人。只是烟竹坪比湖家稍稍有名,加上宗教信仰我地属“石珠岭庙王,烟竹坪土地”,《赞词》就这样牵强附会了。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属安化县丰乐乡第八保第十甲,当时我们这些村庄命名也不会与此相联系。1951年涟源建县,我地归属涟源。1954年农业合作化,从初级社到高级社,我们叫青山农业社。农业社命名是根据原有的地名或者在原有地名中选一个适合的、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地名,作为农业社的社名。我们的社名叫青山,是因为茹草下首西侧有一小山坡,长年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历代先人叫此地为“青山立(“立”~方言,即青山里)。茹草下首东侧的小山坡叫“香炉山”,青山立与香炉山之间的峡口叫“青山口”。青山立的另一面叫斋公垴,这些都是老地名。农业社成立后青山立是青山农业社的一个生产队。农业社社名选择“青山”也是有讲究的。青山农业社范围有名字的地名或屋场,有青山立、斋公垴、湖家弯、邓间塘;“涂间”本来就是涂姓的聚居地,并非地名。在这些地名中选择用以作农业社社名的,“青山”是最合适且是各方普遍认可的。
一九五八年十月成立人民公社,青山农业社与邻近的扬名农业社合併,命名为扬名大队。青山与扬名的二所小学,合併后叫“扬青小学”。一九五九年机构改革,原扬名农业社范围叫扬名大队,青山农业社范围叫青名大队。扬青小学仍然叫扬青小学。青山之所以改青名,本来没有依据,也没有道理,只因某些人一时考虑欠周,酿成了这一历史性的错误。随着人民公社体制退出历史舞台,大队改村仍然保留着青名二字,叫青名村。可当时的扬名大队,大队改村时就叫“烟竹坪村”了。二十一世纪初的机构改革,青名村与同心村合併,定名为石珠岭村。谬用了半个世纪的“青名”二字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这块地盘是恢复“青山”,或者说是为“青山”正名的时候了!然而,因为误导了半个世纪,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就里!以致各类地图都把此地标为“青名”。诸如高德、腾讯、百度等都无一例外。因为如此,所以正名不那么简单,需要我们大势宣传,大造舆论。大约是在二零一七年的时候,原雄家水库的村级公路边竖立起了刻有“青山里”三个大字的巨型碑石。为地名恢复“青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