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人来说,逛早市是一种生活情趣,是一种解闷儿的方式,可是,早市也是极少数不法分子,行骗的场所。我们栏目就曾经报道过,几起在早市上行骗的伎俩:有兜售能治病的假膏药的;有卖神奇偏方能治百病的;有号称免费拔牙不花钱的;还有卖便宜的纯金、纯银首饰,最后证明只是合金的……在这些案件中,骗子的行骗方式比较老套,一个是利用自己人当托,另一个就是利用了大家的好奇心、贪便宜的心理。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早市上、在街边遇到一些所谓捡漏的事情,您可得注意了,这漏就那么容易捡到?又怎么会偏偏让您碰到呢?
我们再来说说邮票收藏,最近,个别品种的上涨堪称“火箭速度”,据说,一枚1980年发行的,原价8分钱的生肖猴年邮票,现在已经涨到了一万块钱一张,而一整版,一共80枚的庚申猴票,价值超过了百万,甚至有“一版邮票一套房”的说法。而品相好的一些
“龙头票”,更是一天一个价,面对邮票市场的好势头,有人用“邮票牛市,邮老板笑了”这样的一句戏言,来表达现在邮票市场的人气和自信。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邮票都会涨钱,都值得收藏,1980年的庚申猴票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是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而且它的设计者,是著名的艺术大师黄永玉,印量有限,仅仅印了500万枚,再加上当时集邮的人不多,才使得这版猴票,具备了很大的收藏价值。但是邮票就像房价一样,不可能一直上去,也不可能一直跌,在低迷的时候,有的邮票甚至会打折,低于它本身的定价。“方寸之间有乾坤”,虽然目前的邮市处于新一轮的牛市,但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我们要理性的看待邮票市场的起与落,要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及资金实力出发,而不要盲目进入,更别轻信“一夜暴富”的神话。
收藏有的人走大众路线,有的人走另类路线,比如说老北京的有些收藏就有点另类:核桃、鸟笼子、蝈蝈罐、葫芦等等,都能成为有些收藏爱好者的宝贝,前两年,就有人曾经卖出了一个价值18万元的“天价葫芦”,真可谓是“一个葫芦一辆车”!这小小的葫芦真能这么值钱吗?
过去,葫芦是老百姓家里最常用的物件,盛水、盛粮食都少不了它。老北京人也喜欢在门口挂葫芦,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有吉祥的寓意,而且从中医上讲,葫芦性属温,不但自身药用价值很高,而且几乎可以和任何一味药搭配,而不产生冲突。所以,老北京人对葫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老话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对于喜欢收藏葫芦的玩家来说,小小葫芦里更是别有洞天,里面蕴藏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认为它和书法、绘画、金石、雕刻、音乐……都有着千丝万缕、源远流长的联系。被誉为“中国第一玩家”的王世襄老先生,就对葫芦十分喜爱,不仅自己种植过葫芦,还写过一本名为《中国葫芦》的书,而王老先生的粉丝,竟然以书中的记载和图录为依据,“依葫芦画瓢”,大规模制作起了葫芦。相对于很多老人对葫芦的喜爱,不少年轻人,对手上戴的手串,那是情有独钟。
其实,不管是邮票也好,葫芦也好、手串也罢,收藏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平常心。因为收藏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很多人爱好收藏,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花多少钱都想把它买下来;有的人是为了获利和投资,只要东西值钱,其他方面并不关心;还有不少人,见收藏市场上哪类藏品受欢迎,就跟风投资,希望能做成一本万利的买卖,而对于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真赝特征却说不清、道不明,这可就真就是盲目投资了。古玩收藏,比的就是眼力、知识,如果您只想着
“捡漏”,反而往往会“打眼”。如果把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单纯作为资金保值、增值的工具,恐怕就会花冤枉钱、栽跟头。搞收藏做投资,您要把握三个原则:“勤学习、慎投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