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0年岁末盘点:交通

(2011-01-06 03:18:43)
标签:

转载

2010年岁末盘点:交通

 

说到2010年北京的交通,这个字应该能概括大家的一年的感受——“堵”。今年9月17日,中秋节前的周五,赶着下班的车流和一场小雨不期而遇,让京城的交通全线拥堵,这张图片第二天几乎登上了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交通关系着我们每个人,交通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特别是堵车!

 

曾经参与过北京城规划工作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北京城不会得感冒,但总有一天它的交通会得心脏病。”有司机这样调侃:早晚高峰的时候,交通台‘一路畅通’这个节目只能理解为‘全北京只有一条路畅通’。要是赶在节前,北京就没有什么‘高峰’了——全天都是高峰,晚上10时了还堵车呢。 为了解决拥堵:错峰上下班,尾号限行等等一些列的措施一个个推行,今年北京城是地上、地下全面开花。

 

很多人说,车太多了,北京的道路承受不了这么多的车.北京市汽车保有量为2003年的212.3万辆,2004年229.6万辆,2005年258.3万辆,市交管局通报,今年9月,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50.3万量,驾驶员达到609.4万人。而截至上周,这一数字已经突破476万,向500万大关逼近。有人估算,要以这个速度发展,2015年在城区开车和跑步等速!

 

有人说了,路就这么几条,而车却越来越多,能不堵吗?长久以来,我们把北京的交通拥堵,归咎于路网的建设速度远远低于车辆增长的速度。可是探求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发现,公共交通和配套资源供应不足、质量较低,城市化建设导致人口聚居,才是影响交通的罪魁祸首。高房价把上班族赶到了四环、五环甚至六环以外,公交、地铁赶上早晚高峰人满为患,能把人挤成照片。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本能的选择私家车这一更加方便舒适的交通工具。买车之后,停车的问题接踵而来。公共停车位少且难找,每天早晚,单位、小区的停车场都会上演一幕现实版的“争车位”,甚至为了租到一个小小的车位,全家几口人在寒冷的冬夜“围炉夜话”,轮流排队。

上周五,《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发布,这份被网友“史上最严治堵新政”的出台,无疑是对以上种种问题,下了一剂狠药。

2010年12月23日,《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管、建、限三管齐下。管:用科学的手段在现有道路资源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实施疏堵工程。建: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加快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调整停车收费标准。限:2011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个,平均每月两万个,将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一名驾驶员限购一辆车

到201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左右,自行车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车出行比例控制在25%以下。

 

拥堵不仅造成时间和成本的浪费,更加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心情,甚至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2010年交通还有几件大事给我们敲醒了警钟:酒后驾车!今年酒后驾车尤其受人关注。

 

关键词: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上九点,河北大学发生一起严重的酒后驾车事故。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导致一死一伤的惨剧。肇事者企图逃离现场,被校园保安和同学拦下后,非但没有丝毫歉意,反而口出狂言:“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这引起了网友的极大愤慨与关注。

 

关键词:三轮哥

2010年5月9日凌晨,一辆白色菲亚特轿车在东大桥路往长安街方向等候红灯,后面高速冲上来的黑色英菲尼迪轿车一头顶在菲亚特轿车尾部,菲亚特轿车被撞飞20多米,车速过快的英菲尼迪再次撞上一辆公交车,而一位骑三轮车的大叔在两秒钟内先后躲过三次撞击。事故造成菲亚特小轿车内两人死亡、一人受伤。英菲尼迪轿车驾驶人陈家存在酒后驾车、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以及肇事逃逸4项交通违法行为,负事故全责。

 

为什么酒后驾车会引起大家的持续关注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权力何时不再让车轮嚣张?”有网友说,从内心上我们都会袒护自己的儿女、亲人、朋友,但国家法律能袒护有特权的人和他们的儿女吗?当然不能,国家要给人民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事实上,近年来全国有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对“特权”车辆着手整治,北京今年严查酒驾,酒驾司机直接录入POS机“黑名单”,快查快办,杜绝走关系、讲“人情”,对严重违法行为“零容忍”。

 

遏制酒驾须用“重典”,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2009年7月,四川人孙伟铭因无证醉驾致4死1伤案被判处无期徒刑,从而成为酒驾肇事被判重刑第一人开始,2010年全国陆续有多人因酒驾肇事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起诉并被判处无期徒刑,有的甚至在一审被判处死刑,这些判例无疑给酒后驾驶敲响了警钟。从今年4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在全国统一正式施行。关于酒后驾车的罚分从6分翻倍成为12分。而临近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二审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危险驾驶犯罪”条款进行了再次修改,醉酒驾车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把危险驾驶行为写入刑法,提高处罚的力度,能够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和预防酒后驾车、醉酒驾车的发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