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诗经》——《桃夭》远古的爱情观(6)
(2010-05-03 08:50:20)
标签:
桃夭子于《诗经》桃之夭夭文化 |
分类: 我读《诗经》 |
我读《诗经》——《桃夭》远古的爱情观(6)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再直白不过的远古的爱情观的陈述啦,再明显不过的比兴啦。
只要你明白“于归”的意思,你立刻会明白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山间,好一片桃林。远望,桃花灼灼,如一片灿烂的霞;
山间,好一片桃林。远望,桃实累累,带给人丰收的喜悦;
山间,好一片桃林。远望,绿叶茂盛,为大地披上翠绿的盛装。
远处,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早已经逡巡了一个季节又一个季节,早已经被繁花、硕果、茂叶陶醉;在他的眼中,一切早已经幻化成一位美丽的姑娘:
她的容颜是春桃玉蕊群芳妒,
她的丰腴是初露子实众人趋,
她的神韵是绿叶扶苏承天露,
她的命运自然是挚子之手梦于归啦。
由花而人,由人而嫁娶,而家室。反复地“之子于归”,原因就是“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这就是祖先的观念——美而“宜其家人”。
夭 : yāo 草木茂盛美丽。夭夭:茂盛而美丽。
灼灼:鲜明的样子。
之: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于归:出嫁。于:往,到。归:返回,回家。
蕡:fén (果实)多而大。
蓁 : zhēn 〔蓁蓁〕茂盛的样子。
后一篇: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