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往者H
独往者H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隔40年重返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2015-07-06 06:02:08)
标签:

二龙山农场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知青

第二故乡

重返二龙山农场

分类: 休闲旅游
      历时25天(6月9日-7月3日),行程7230公里的东北,内蒙古呼伦贝尔之行已圆满结束。从北京出发历经通辽,长春,哈尔滨,二龙山农场,五大连池,黑河,鄂伦春,甘河,根河,莫尔道嘎,室韦,临江,经中俄边境公路到满洲里。再沿中俄,中蒙边境到贝尔湖,分享了贝尔湖中的打鱼经历后到达海拉尔,陈巴尔虎旗,经红花尔基到阿尔山,从科右中旗返回北京。这次出行的起源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上海知青们发起的40年后重返建设兵团,到我们的第二故乡去看看。因此这次行程的介绍就从黑龙江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现二龙山农场开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   原生产建设兵团现在的二龙山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余脉,跨北安和五大连池市两境,总面积5.3万公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    广袤的黑土地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久违的黑土地让原知青们倍感亲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3.    二龙山火车站仍保持着原样,那时的知青就是从这个车站下车奔赴各个连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4.    到达二龙山,我们驱车的第一目标就是这个二龙山火车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5.    那年我们从上海出发坐了3天3夜的火车才到达这里,而要探家回家也必须从这里出发,影响很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6.   尽管火车站的房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环境好多了,干净舒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7.    也是从这个出站口我们奔赴各个连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8.   货场干净整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9.    水塔依旧矗立在那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0.    火车站附近的房屋还保留了原样,有了到家的感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1.   和我们当年相比这里发生巨大的变化,让人感到欣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2.    二龙山农场的最好建筑是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楼也让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3.    幼儿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4.    小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5.    学校标准的体育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6.    漂亮的塑胶跑道,可能也让大城市的学校羡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7.   农场医院保障了职工的就医需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8.    现代化的体育馆让职工锻炼有了好的场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9.   新建的农场职工家属小区,环境条件和生活设施齐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0.    漂亮宽敞的街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1.    这里除少了一家大型商场外,各种生活用品的购买都十分便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2.    到这里时正赶上一场婚礼,大街上临时搭起了充气彩楼,嗯,有钱就任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3.    冬天的集中供暖系统,让冬天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4.    二龙山农场公园,是休闲游乐的好场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5.    夜晚的街道宁静祥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6.   这里有个近上万头奶牛的奶牛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7.    奶牛场干净整洁,早晚二次的挤奶直接有完达山奶场拉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8.    美丽的二龙山农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9.    肥沃的黑土地曾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30.    这里的农田作业全部是机械化。更多内容将在下集中与大家分享。

小资料:   二龙山农场
        二龙山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农场地跨北安和五大连池市两境,总面积5.3万公顷。主产小麦,大豆,甜菜,油菜。
       1949年 8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创建,定名为国营二龙山机械农场。1969年 1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1963年至1970年累计接受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双鸭山等地知识青年9098人。1977年1月撤销兵团,改为农场。
        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二龙山农场已发展成为贸,工,农一体化,农,林,牧,副,渔,科教卫生全面发展的国有农场。先后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农业部的全国农机设备管理一级企业,和粮食生产先进场和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