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蔺相如故居  曲阳西相如村

(2013-01-07 07:18:17)
标签:

蔺相如

蔺相如故居

蔺相如古墓

曲阳西相如村

蔺相如文化研究基地

分类: 休闲旅游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官拜赵国上卿的蔺相如。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前259年),战国时赵国上卿。蔺相如一心为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权,不计较个人名利,顾全大局的这种爱国精神早已被广为传播。应曲阳摄影家协会主席刘向阳的邀请我们有幸走访了蔺相如故居——曲阳西相如村。从今天起将逐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战国名相蔺相如的故居——曲阳西相如村文化,人文,风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  蔺相如的墓地就位于西相如村的南面。村子不小,人口将近2000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  蔺相如墓地附近有一座小庙,为了纪念蔺相如而修建于15年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3.  蔺相如墓地并不是很高,墓碑有半米高,上面写着蔺相如之墓是近代建的墓碑,据村里人说,从前墓地上有一块墓碑,是明朝万历十三年时曲阳的知县赵岱撰写的,碑首刻着:赵相蔺公墓记,这块珍贵的墓碑现在收藏在曲阳县的北岳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4.  2012年11月9日,曲阳县西相如村“蔺相如文化研究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5.  “蔺相如文化研究基地”的成立为弘扬历史名人蔺相如文化,发扬蔺相如顾全大局,情系国家、团结为重的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6.  沿着村里高低不平的土道一路向南,大概150米左右的地方,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被四周一大片庄稼地所包围——这就是蔺相如墓所在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7.  经历了2000多年漫长岁月之后,在寒风中,一代名相的墓地显得有些孤单和荒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8.  据介绍,原蔺相如的墓地非常大,方圆近40亩。墓地原来有封土,中部隆起,有一人多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9.  整个墓地西侧以前由很多青砖垒砌成一个围墙,用以防止墓地坍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0.  据说那些青砖很大,每一块有20多斤,不过后来被生产队拉走盖了别的东西,现在都没有了,令人惋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1.  蔺相如纪念馆内有蔺相如画像和其他一些文物展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2.  蔺相如纪念馆建于15年前。庙前立有一块高大的汉白玉纪念石碑,面向南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3.  赞叹中国文字的丰富和想象力,纪念馆两侧的对联上,上下联前4个字不知有谁认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4.  “蔺相如文化研究基地”的成立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带来了生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5.  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使当地的小学校舍是最好的建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6.  宽敞的校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8.  小学门口略显简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9.  随着“蔺相如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乡县政府也开始投资基础建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0.  一条宽敞的水泥大陆正在西相如村建设,便于交通旅游,以后去曲阳西相如村该很方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1.  对于蔺相如的故里,时下有好几个版本,除了曲阳县外,还有省内外好几个地方都宣称是蔺相如的故里,究竟哪个才是真的,现在是众说纷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2.  据《魏书·地形志》书载:“中山郡……领七县……新市……有蔺相如冢。”《河北政区沿革志》中,曲阳县从西汉始名上曲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改上曲阳县为新市县。《魏书》明确注明在新市县有三个古迹,第一个就是蔺相如墓。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信息。


蔺相如故事:

    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理直气壮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这块宝玉在我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要是大王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                                   (摘自网络)


正定,曲阳之旅的相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