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大名寺之一 隆兴寺

标签:
隆兴寺文化名城正定京南第一古刹北方古镇三雄正定大佛寺 |
分类: 休闲旅游 |

▲ p1.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一组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寺院建筑先后告成。

▲ p2.
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 p3. 作为河北四大古迹之一的隆兴寺,也常称为正定大佛寺。

▲ p4.
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其一就是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这种结构在宋画中屡见,但实物却为我国古建筑中的仅此一例。

▲ p5.
其二是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现仍保持完好。

▲ p6. 全木制构造。

▲ p7.
其三是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

▲ p8.

▲ p9. 其四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高21.3米的铜铸大悲菩萨是全国最高的立式铜佛。

▲ p10.

▲ p11. 其五是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
“五彩倒坐观音” 。

▲ p12. “倒坐”是指观世音不坐在大殿的正中央,而在后壁倒坐,表明观世音菩萨不渡尽众生,永不回头的大慈大悲。

▲ p13.
这尊倒座观音塑像的绝妙之处,就是一扫宗教偶像的呆板作风,而塑成了世俗生活中一位完美的女性。她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是一副完全人格化了的仪表。

▲ p14. 其六是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 p15.

▲ p16.
摩尼殿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构图宏伟。设色浓艳。这是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人物众多且造型准确,笔法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为壁画珍品。

▲ p17.
可惜的是很多已经脱落,令人深感遗憾。

▲ p18.
除了六大全国之最的文物外,寺内的其他文物也堪称一绝。

▲ p19.

▲ p20.

▲ p21.

▲ p22. 这是整块树木雕刻大佛。

▲ p23.
现在我们再到寺院走走领略这座古刹名寺的恢弘建筑。

▲ p24.

▲ p25.

▲ p26.

▲ p27.

▲ p28. 明清的园林——龙腾苑。

▲ p29.

▲ p30.

▲ p31.

▲ p32.

▲ p33.
隆兴寺的一个不解之谜是:我国一般佛教寺院都建有“山门”,而隆兴寺的天王殿为大门而没有建造“山门”。游人游览检票处也就在天王殿入口。
隆兴寺“山门”的传说:
我国一般佛教寺院都建有“山门”,即佛寺的大门。
山门一般有三个门组成,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手执金刚杵守护,威仪凛然,守护寺院不可侵犯。建造佛寺的基本部分是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为一组,是主体建筑,有此二者方可称其为“寺”。
在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恭监修大佛寺。当主体工程行将完工,只剩下山门未建时,尉迟恭接到唐王要斩秦琼的消息。尉迟恭与秦琼是生死之交的好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尉迟恭心急如火,哪还顾得上监修工程,立刻驰奔京城要解救秦琼。由于尉迟恭行前未将山门的建造方案做出说明,施工的工匠们不敢擅自建造山门,便急忙去追赶尉迟恭请示。当追到河南的境内时,才追上尉迟恭。工匠们请示尉迟恭:“大佛寺的山门修在什么地方?”尉迟恭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将,一见有人追来耽误了他的行程,心中非常不快,就将马鞭向地下一指,随口答道:“就修在这里吧!”说完,一扬马鞭,急驰而去。工匠们没法儿,只好遵命,在当地建造山门。据说在今河南省的山门乡,只有山门而沒有寺院;而山门乡一带人们的口音与正定的口音亦非常相似,民间传说这些人就是当年在此修建山门的正定工匠们的后代。
(摘自网络)
前一篇:草原民族特有的竞技活动 赛马
后一篇:沙皮送漫像 撞衫到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