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道理農場裡的虎媽

(2017-01-21 18:58:00)
标签:

杂谈

嘉道理農場裡的虎媽嘉道理農場裡的虎媽

昨天在嘉道理農場半天遊,同行觀光巴士上有位中國虎媽,讓我深有感受。

中國虎媽看起來受過相當水平的教育,也非常注意教育,所以才會領著牛高馬大的兒子來看植物。與一般虎媽一樣,看待事物目標為本。帶兒子來,就是希望兒子吸收知識與資訊。Hunger for knowledge渴求知識,也善用每一秒,畢竟觀光巴士的每個中途站只有10-15分鐘下車時間。所以,虎媽吧啦吧啦的在車上安排兒子。

同車的只有她母子倆、一對看起來酷愛爬山與大自然攝影操英語的couple,以及我。雖然車上兩文三語廣播介紹,但虎媽的行為還是很急躁,可能因為語言不通的擔心,也可能她太習慣對孩子單方面發施號令而沒有回應,就會像耳背一般大叫大嚷。

她兒子,顯然對這裡一切都沒有興趣,所以虎媽更焦急,更想呈現東西給她兒子。

在蕨類小徑站下車,蕨類,本來就是在陰暗潮濕的山邊石隙自然生長。嘉道理農場的本土蕨類,也就是植物自然地生長,在旁邊標示名牌供遊人自己看。這時候虎媽嚎叫:「會有人給介紹嗎?這些我們都不懂,可以給錢人來介紹嗎?」實在是莫名其妙的問題,導賞團不是沒有,但不是白撞進來就有的,也不是上半山才來問,應該是買票的時候問的。

司機的普通話水平就不高,遊人之中我是第一次,操外語的couple根本就不明白她說什麼,所以虎媽在沒有回應的情況下嚎叫、再嚎叫。

蕨類小徑站也有蝴蝶谷,蝴蝶,是有翅膀飛來飛去的昆蟲,不會死釘釘的不動吧?虎媽站在名牌前面大嚷「怎麼看不到蝴蝶呢?」😓

同車的20多分鐘,我一直看著虎媽兒子的行屍走肉,虎媽的嚎叫⋯⋯

到蘭花園站下車,司機與指示牌都指示了蘭花園位置,虎媽可能習慣了,看都不看聽也沒聽見的在嚎叫「哪裡是蘭花園?」

同車的couple女士回頭問男士:「她在問我問題嗎?我不知道她說什麼,她一直在大叫⋯」

我能體諒帶著一舊飯的兒子,十問九不答,被訓練成「嚎叫虎」的悲哀。所以,有勇氣拿得起招魂幡的媽媽,多少給自己保留一點自重,最少外出的時候形象可以保留,不會像瘋婆子一樣。

我是看不下去,簡單告訴虎媽嘉道理農場的旅遊路線,如果想找導賞員,等下在大門問問職員,也可以上網看看,我也是第一次來只能告訴她這些。同時,我也怕她以為可以依賴我,因為我本來就打算在蘭花園站下車自己走走,我才有勇氣向她簡介。我也難得自己給自己放幾天假,我不想破壞我的寧靜。

看得出這位虎媽把所有的愛與關顧都奉獻給丈夫與兒子,就像母雞保護小雞的照顧,所以她兒子牛高馬大,養成一隻鵪鶉。

在嘉道理農場這樣自然的環境下,遊人走走,大自然愛好者爬爬山,拍攝自然植物,一份悠然自在無處不在,包括職員、包括遊人、包括我自己。估計在這樣環境看不見陽光、看不到山景、聽不到風聲鳥聲,感到壓抑的,就只有鵪鶉仔。

不僅大陸,虎媽在全世界有名,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變相是揠苗助長。有趣的是,帶孩子來嘉道理農場走生態徑,這裡的保育工作,只是把本土物種植物移植到它們本土環境,讓它們「自生自滅」。給予的幫助,也只是維持適合物種自然生長的環境,而非溫室栽培。

現在想想,倒覺得如果有機會跟牛高馬大的鵪鶉仔說話,我想問問他,怎麼看這裡的植物,怎麼看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