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心靈: 罪咎感的自我放逐 -抑鬱症

标签:
比凡希情緒心理憂鬱症心 |
分类: 比凡希香薰情緒 |
最近接受某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專題採訪憂鬱症,答問採訪時我以一個有中醫針灸文憑背景心理咨詢師與香薰治療師身份回覆,採訪過後勾起情緒回憶,我曾經有一段輕度憂鬱症的狀態。與大部分憂鬱症病患一樣當時我毫不察覺自己有情緒困擾,而幸運的是我能走出陰霾。
我寫這篇的時候,昨晚通宵回覆專題採訪的稿件,才睡了兩小時,難得回來香港,坐在九龍塘Festival Walk又一城的Pacific Coffee享受完一頓安靜的早餐,一邊欣賞落地玻璃外九龍塘的風景,一邊吃法式牛角包一邊喝咖啡,感恩這個我長大的地方,從前我不喜歡吃牛角包,今天吃起來覺得好美味,有點累但感覺精神清爽。
又一城,是我曾經經常在這裡購物的地方,也曾經很多次坐在這樣風景的餐廳用膳,然而,面對同樣的環境,同樣的風景,我卻曾經感到生活沒盡頭的失去希望 ~ 儘管當時我經濟無憂,無事無幹買上萬元衣服鞋包也無法填補一股空虛感,沒做什麼事情老覺得身體疲乏。
世衛統計數字大約每4個人有1曾經受憂鬱困擾,而2011年BioMed Central發表的全球憂鬱症數據調查,高收入國家憂鬱症人口為15%,中低收入國家為11%;高收入國家有明顯憂鬱徵狀為28%,相對中低收入國家則為20%左右,但貧窮如印度因為憂鬱而自殺人口高達38%。
憂鬱與經濟、學歷及成就沒有直接關係,但當與個人價值觀、道德觀有矛盾時候,憂鬱情緒會出現。簡單說一個有良知與道德感的人比一個流氓無賴遇上同樣困難,無賴沒有良知的人容易憂鬱。
《綁著荊棘的心》
我有十多年時間受到失眠困擾,對什麼事情也缺乏興趣,包括買衣服鞋包,也沒有雀躍感,也不願意接觸朋友,現在對好幾年時間的記憶我很模糊,每天醒來不知日子怎麼過,沒有希望、沒有將來,想做什麼也有聲音告訴你是不行的,你會失敗的,你這樣做錯上加錯。有些憂鬱傾向的人用食物填補空虛、酗酒、抽煙、濫藥,還好我沒有,我只是缺乏胃口。即使有些事情偶爾cheer up我,也不能維持超過24小時輕鬆感。反而,輕鬆過後的自責感覺加強,覺得我不值得得到這些幸福。
整天有強烈的罪咎感覺得自己錯、很差、不對、很羞恥,所以更加不想見到人,與人接觸。當自己每天24小時腦海都對自己諸多批評與不滿,完全瞧不起自己的時候,就像一條荊棘緊包裹著心,心臟每跳動一下,荊棘刺入心臟滲血。為什麼憂鬱能讓一個不怎麼動的人生命力消耗,並使一個人容易疲累、缺乏精力,因為受憂鬱困擾的人被憂鬱的荊棘綁著,所有精力都消耗在連呼吸也痛之上。
《環境與身邊人》
當你從小受到家庭教育是父母以罪咎感駕馭你,然後你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一般生番,你一個個性溫和、有點責任感的孩子,你真是會相信你生下來就是有罪。加上你父母本身沒有抗壓能力,你身邊的人也沒有抗壓能力,遇到問題找人來怪責,而你沒有同樣無賴地去卸膀,因為你有點責任感的關係,你生活環境的人不會appreicate欣賞你的承擔,反而什麼事情什麼問題都找你來做替死鬼。你沒有覺知自己的處境,也沒有思考到人性的軟弱與醜惡,你就很容易陷入憂鬱困擾之中。這個時候,更沒有人可憐你了,因為你的情緒問題是你錯,你自討的。
依靠削弱你能力來生存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是你的家人、也可能是你身邊人。一段感情,如果那個人凡事批評你,沒有看見你有任何值得欣賞的地方,但這個人怎樣也沒有與你分開,還是死賴在你身邊還說你沒有他/她不成,而你內心非常痛苦,也覺得自責、羞恥、罪咎,甚至你連憤怒也不會的話,你就得醒覺。在你還沒有被憂鬱症控制之前離開這樣的人,即使這個人是你的父母、你家人,或者你丈夫妻子。你得承認你沒有本事與這樣強大的負能量抗衡,也不用想著你要為自己爭一口氣,證明自己不是他們批評那麼差勁的。因為你已經非常痛苦,你能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離開痛苦,放開痛苦,而不是擁抱痛苦來證明自己不是這樣差勁 ~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思維。我可以告訴你,即使再你覺得再不值得得到美好的日子,你更不值得受到這樣的折磨,而且你有能力改變,因為我是這樣走過來的。
《唯一解藥 : 愛與自愛》
當憂鬱困擾達到輕度憂鬱及以上的情況,尋找醫生幫助服藥也是一個方法。輕度憂鬱症是憂鬱困擾持續6個月,已經影響生活及工作,這個時候你的腦神經傳導已經形成「憂鬱模式」。如果你在短於6個月的時間內都無法獨自靠改變認知消除憂鬱感,到了這樣情況你又怎麼可能改變這個已經影響大腦的憂鬱模式呢?所以服藥不是消極或者逃避,而是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你再建立自信、再建立健康的生活、再一步一步努力贏取覺得「我OK」的感覺,更重要是學習自愛。特別是你周圍的人都用矮化你的態度與你相處,你首先學會自己愛自己,自己欣賞自己,以及自己對自己好。別指望這些人因為你病了可憐你,關心你,你接受這個事實,然後讓他們選擇他們的生活,而你走你想走的路 - 因為只有你才能對自己不離不棄。
《你無法改變別人如何對待你及說什麼話,但你能改變你的反應》
如果你的自我價值比較低,在人際關係中以順從他人、討好他人來乞憐別人的相處,你需要尋找專業人士比如心理咨詢師、形象顧問等等人的幫助,幫助你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優缺點,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與認知。一個美女天天被批評醜陋,但你離開生活環境說你醜陋的人,總會有人說真相告訴你你長得美麗;一個被批評很笨的人,你努力工作也有人欣賞你勤奮的好處,關鍵是你學會從這些角度看自己,而且學會分析別人對你的看法是否正確。最好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就是靠自己雙手努力,你會看得起自己。
比凡希工作室提供的心靈成長指導計畫,是個幫助你了解自己以及建立自信的服務,如欲了解及購買,請點擊連結: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w4002-2620756658.18.VLVdvi&id=693513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