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心靈] 先搞清楚客人的“真正需要”

标签:
情感 |
分类: 心理,生活,身邊事 |
忙於做功課報告與research,也忍不住看看Dr. Grace這部皮膚科普消閒一下。Dr.Grace的專業知識百分百肯定了,所以書本最有趣的部分是看到她被那些一知半解、不懂裝懂、只從網上流傳或者聽「她們」說的病人搞得哭笑不得。其中一句是“乜甘out都做!” (為什麼醫生你用這樣落伍的療法!!!?),然後Dr.Grace心底覺得病人這句話,等同一句:“為什麼盲腸炎(闌尾炎)動手術這麼落伍?“
我做香薰治療也遇過這樣的客人,我和Dr.Grace不同之處,我是心理咨詢專業,這個時候不是你對客人的皮膚多認識了解,而是需要對人性心理的了解。我很明白這些人的心態 - 她們以為自己是美膚的一分子/香薰愛好者/追求生活品味之如此類的creature,其實,她們真正是生活苦悶、內心空虛、沒有什麼精神寄託,也沒有人生積極意義,所以關注美膚、用香薰、弄蛋糕甜點,搞一大堆自己以為精緻生活,其實純粹為了找人認同自己,而沒有真正享受到這些之中的好處,也不是目標為本的變得更美更好,所以流言蜚語絕對基於有這樣無聊的人才能夠出現。
比如大家流傳用豬屎+童子尿敷面皮膚白滑,加上內服可以延年益壽、強身健體,聽起來多麼不合理、實際多麼沒理論根據,這些人來找Dr. Grace、找我、找中醫師.....其實她們的基礎也是希望在我們這些“專業人士”之處買到比網上街上亂買的豬屎童子尿高人一等,有品質保證,然後回去告訴那些流傳美顏養生大人的「她們」繼續參與討論。這些人不在乎真相,不關心什麼才是對自己最好,她們就是希望得到那個community的認同 - 這個社群可能是自己的朋友,可能是網上討論區、可能是同事,但這些人絕對容易被煽動的無知消費者。甚至最好你給她專業意見可以批評其他異己,好多說兩句以免落伍。
因此,每當Dr.Grace還是希望用心循循善誘從眾跟風的客人時,我這個心理咨詢師與香薰治療師已經直接拒絕她們,不賣處方產品直接叫她回家自己想清楚需要才找我。因為腦袋裝水的人找中醫、西醫、治療師也好,都無法滿足她們心底的愚昧無知,只有坑錢的人一套話術才能滿足她們回去跟聽聞的那些「她們」繼續的痴線的discussion與討論。
《另一個問題 - Marketing》
每每我與其他人講到這樣“趕客”後,他們都會問:“那麼你怎樣做生意?“
說來慚愧,我完全不懂Marketing市場推廣,更不會做生意,我只是一個做事情的人。
被問多了,我得想個得體的答案滿足朋友。我心底裡覺得,這些聽流言蜚語光顧的不是loyal customer忠誠客戶,所以你付出多少服務這些人都不會因此而再次光顧你。而我是把服務都做好給長期關係的客戶,因為她們知道自己的需要,而她們都有選擇。正如你給頂級魚子醬買蟹子的人吃,他們不會欣賞魚子醬,他們用蟹子的口感、價錢、味道來衡量魚子醬一樣。最基本,不要給一心買蟹子的人推銷魚子醬,你給想嘗試魚子醬的人介紹魚子醬是可以的。當然,如果你賣的魚子醬頂級,你的客戶對象是一向吃魚子醬的人群,而不是在AEON永旺超市10元/盒蟹子的人。
除了找對客戶才服務,我覺得科普知識也很重要,一些簡單的知識讓客人知道,有幫助他們對服務有興趣,香薰用法、精油好處這些都可以講一下自己的經驗,治療師的分享比網上的「她們」應該更實在更好看,當然我們沒有戲劇性的用洋甘菊精油一個月豐胸變了乳牛胸的故事,也沒有用玫瑰精油後立刻回春老公愛不釋手的火辣。如果希望看到這些故事的人,當然也無法是我的客戶對象。
回應趕客的問題,我倒覺得不應該用這個字眼,治療師/客人關係與男女關係一樣,一開始發現大家不同無謂開始而已,他不是你的對象,你勉強挽留也無法有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