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nnaliza晓辰老师
Annaliza晓辰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57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從所謂“新世紀”人群看到讓人憂心的一面

(2010-12-08 05:16:39)
标签:

比凡希

心理

社会现象

文化

分类: 心理,生活,身邊事

《從微博看到的問題》


這一篇是凌晨四時打的博文,對一個早上七時就要起床帶孩子上學的在職媽媽來說,非常不健康。而我這個在職媽媽還要是個教個人成長,身心靈豐盛的心理從業員。


這個情況不健康,更是不尋常。


原因是一個關乎“健康” - 還要是身心靈“健康”的大原則讓我徹夜難眠。


自從上了微博後,我更容易融入國內人群之中。從大家的微博和關注點能了解生活上、地理上限制,無法接觸的人群的想法,這段日子引起我思考的問題:


第一)國內造勢造風潮之容易及影響程度讓人驚訝


第二)被利用造風潮的人,大部分在不知情不了解的情況下就盲目跟風


第三)被利用造風潮的人,缺乏追求真相的意向


第四)你一句我一句把事情越描越黑,從最初小打小鬧,已經發展到盲目的發泄


其實以上四點,凡是人口多空間大的地方,能做成信息溝通誤差無法及時澄清,就會出現,不單在國內,而世界上沒有比我們中國更“人口多空間大”的管理區,所以一出現互聯網、聊天工具等等拉近信息傳播的媒介,問題更突現。


一個能觸動人內心的話題,就迅速流轉。


這個誰都懂的事情,為甚麼讓我徹夜難眠?


話說某天在微博上有一條由經濟學者發出與“錢”有關的微博,只是寫了一個事實出來,就引來不同人的評論。


看來絕對滿足國內大眾對言論自由的渴求。


---------------------------------------------------------


《只要不合心意,不用負責的先扣帽子》


 

從微博的評論中,發現“言論自由”和“惡意謾罵”已經混淆了。


 

言論自由是建基於尊重層面,閣下可以有自由發表言論,同時尊重和自己想法不同的言論並存,各有各立場,出現任何意見不同,爭論僅在於觀點交流,不會加入惡意謾罵和中傷。辯論也在於把事情越辯越清,找出真相。正如藏僧辯經、古代哲學家辯論,才孕育智慧。


進入微博世界中,隨便點擊一個熱門具爭議的話題,發表的評論流於盲目發泄者眾,反正很容易找到個“人民公敵”,把所有的不滿投射在 “人民公敵”身上發泄。


某天我親身經歷,微博對財金界的觀點不同,就給回敬一句“你是高盛的吧?” -- 只要在回覆評論前先點擊我的頁首看看,就知道我是不是財金界人士。


這一句 “你是高盛的吧?” 從職業理解,出自一位應該是有一定教育程度(我理解有一定分析事情能力),工作有機會接觸多方面資訊的媒體人。如果連一個媒體人對不同意見習慣顯出排斥反應,更何況一般大眾呢?

---------------------------------------------------------


《所謂“新世紀”人士讓人憂心的一面》


除了社會大眾,有一班追求“新世紀”人士,也出現上“大部分在不知情不了解的情況下就盲目跟風”,“缺乏追求真相的意向”。


新世紀這回事絕對和金錢無關,而是對價值觀和智慧的追求,從“覺悟”中獲得平靜和喜悅,能保持思想獨立和求知真相,所以在社會人群比例中追求“新世紀”人士為數不多。


相對一般人,他們思考方式更多思想辯論,只有思維和想法越辯越清,才產生“覺悟”的基礎。


我見到的情況(我也不知在整體 “新世紀”人士的比例)遇見的“新世紀”人士,越問越逃避,然後鸚鵡學舌的說一堆似是而非的話。比起說一句“不知道”,這個情況更讓人憂心。因為他們把聽來不懂不理解的話,鸚鵡學舌的說一堆似是而非的話流傳給別人,中間夾雜了自己混亂的思想,一個傳一個的流傳下去。


要不,就激烈堅持個人觀點的全盤反對不同看法和聲音,甚至一個讓自己思考的問題也拒絕想拒絕看。


---------------------------------------------------------


觀乎以上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缺乏認真求知的現象,我期待能對大眾有更深入的瞭解,到底發生原因處在那裡,以後如何扭轉這個失衡情況。


打完這一篇,我的思想衝突從失衡回到平衡。


凌晨5時15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