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龙潭游记(散文)

(2012-10-22 09:06:13)
标签:

黄山

双龙潭

美丽

旅游

分类: 1、散文

 

http://www.hsq.gov.cn/lib/HsqGov_Uploadfile/News/2012/10/22/20121022190452110_s.jpg

双龙潭游记(散文)

双龙潭位于黄山西大门焦村镇。

听讲去双龙潭我没考虑就答应了,我知道双龙潭很美,我去过,还游过泳,但再访仍对我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双龙潭应是百看不厌。

穿过一个树木掩映的小径即抵达。虽然为一条道,一条成千上万人踏过的小道,但仍显出古朴、幽静的味道,除了因树木的遮覆,还因它是一条自然的道,没有通常景区的铺以条石,规整的条石,或者干脆浇筑水泥,它只是林中一条普通的路,和林中其余地面没有区别,泥路,沙粒和树叶胡乱铺陈其上。

猝然间双龙潭照面。当然肯定是双龙潭,而不是别的水面,虽然有记忆的作用,但首次造访离现在有十多年的岁月间隔了,记忆漫漶,很难清晰记得它的形貌和位置,主要是那水面的独特,那么一个洁净的水面呈现在眼前,我判定属双龙潭无疑,不然何以扬名于遐迩,让那么多人不惧山弯水绕而探访。水面的洁净让人眼眸一亮,还有那特有的黄山溪水的绿波荡漾也让人深为惊叹。

水面实际不宏,大概两亩见方,但眼眸是观看不够的,不仅水深。虽然因为清澈,目光是可抵达水底的,但目测我想有十多米,十多米的水深是够你慢慢琢磨的。这么深的水为何还一览无余,为何还是这么碧绿微泛蓝,时已深秋,十月中旬了,树木大多泛黄,木叶衰败,但何以此水还显出春天的色泽,春天的亮丽,我真百思不得其解。水面波荡不已,因为上游的水不断注入,因为溢出的水不断流走,上游和下游的水都是清澈透明的,唯此绿色涌溢。虽然已辟为景区,但环境的干净让人惊异,水面是没有一丝杂物的,连环绕四围的巨石也清爽洁白,让人可席地可坐可卧。该说到石了。除了水,恐怕此地就是巨石累累了,当然除了山上的木叶纷披。

石满滩满谷地铺陈,又不平铺直叙,当然是错落有致,纷乱中显出韵律,有的挨挨挤挤堆涌在一起,宛如急管繁弦,有的又很疏朗,揖让有序,彷如轻捻慢拢的吟唱。潭首是几块连在一起的巨石,岿然不动,好像形成断崖,不然无论如何是冲激不出这么一泓深幽的潭的。有了巨石的护佑,潭水就可汇聚涌溢,形成磅礴之势了,显出旖旎之态了。我沿巨石而上,溯流而访,想探究水潭的上游是何风景,是否藏有什么秘密。

小心翼翼地踩着巨石,且行且停地一路浏览。确实值得驻步,因为巨石下都藏着水流,尽管细小一脉,但聚沙成塔,形成其后的深幽水潭,而且此水流是惹人怜爱的,想细细观览,因为它的清洌,因为它的巨石间躲躲藏藏,宛如小女子在武士间穿行,还有就是细流洗濯着一块块小石头,有的晶莹剔透如玉石,有的五彩斑纹如雨花石,我就不时弯腰捡起一颗颗察看,想带一块回去,想想还是作罢,怕同行人取笑,说这很普通啊,确实和小城现名扬大江南北的黄蜡石相比姿首不惊艳,但我只想留作纪念,存一份念想。有个同行人就没犹豫携了两块石,我思之直后悔。

一路都是浑圆的巨石,都是股股如斯的细水,让探幽充满迷离之致。因为我没有找到形成大水潭的冲涌之波,没有看到流荡翡翠色泽的溪流,前面还是如斯景致,延伸到两山夹峙的转弯处,我的目光不可及,我想是等到日后有机会再探寻了,我不舍回头。同行人都忙着摄影,因为此行是当地文联组织的,有文友,还有摄友和搞美术的,有一个人就当场展开画板一笔一划写生起来。我没有拍摄一张照片,还是让眼睛做相机,细细地装进心里、记忆里。我又安心坐在水潭上面的一块巨石上,和水潭对晤起来。我想即使坐上一整天,就这么不语,就这么让眼光散散漫漫,我想也是有趣的,不厌倦的。

大家最后合了影就开拔了,我望了青山下的这泓水潭和那相依相偎的白石,然后眼光逡巡一周,然后转身。

http://img8.house365.com/njbbsuserpic/2009/07/23/12483154074a67c80fd6dcd.jpg 

 

生活话题讨论
双龙潭游记(散文)

自制一碗风味凉面

属于夏天的鸡丝凉面再不吃天

[我要发言]

生活类圈子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