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粮票(散文)

(2012-09-07 06:09:42)
标签:

粮票

记忆

岁月

温暖

文化

分类: 1、散文

http://a3.att.hudong.com/13/35/01300000007943124254354140277.jpg

粮票(散文)

写下这两个字,我的记忆一下温暖起来,岁月如幕拉开,质朴的画面呈现。

粮票应是很久远的物事,我想出生在九十年代的小孩是不知为何物,好像稍逊他们玩耍的画片,色彩没有那么艳,质地稍软,是无法上他们眼。他们博弈的是花里胡哨的时尚纸片,硬硬的,如名片大小,但上面绘着他们喜爱的电视剧人物头像,什么攻击力、杀伤力等莫名其妙的数字写在上,正是他们厮杀博取的对象,趴在地晚归都在所不惜,只要赢取心仪的画片。在这些懵懂小孩眼里丑小鸭模样的粮票在那个年代却是宝物,大人小孩都珍视着。确实值得珍视,因为它是口腹的寄托。

没有粮票你在那个年月是行不通的,即使钞票都不行。粮票好像凌驾于钞票之上,实际情形也确实如此。没有粮票你弄不到一粒粮食,甚而商铺的馍、油条也不给你卖一片或一根。所有的眼睛只认这小模小样的粮票。粮票是那个年代的神,它畅通无阻。不过地方粮票只能在地方流通,全国的才可在大江南北畅行无阻。

粮票握在手就是将生命攥在手,没有粮食供养的生命是虚弱的。除了购粮,它还充当一些钞票的职能,如买物,什么袜子、香烟等小东小西,当然是交换,折价,真正地当钞票又是不行。

对粮票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上了师范。那时师范不仅每月发钱,十七块五,还发粮票。我为我能挣钱和挣粮感到很高兴。钱是没得交父母,我大都送给了书店,那时买书很疯狂,没节制,甚而都动用家里的钱,但粮票我是能一两不少地交给父母,好像每月有三十斤吧。因为我走读,吃住在家里。父母拿到粮票都一张一张夹在一个打毛线衣的书里,以致这本书变成了粮票箧,鼓鼓囊囊,中间高凸着。那时家里已开了一爿水作坊,吃用不成问题。故而粮票就这么搁着,就这么躺在时光的温暖怀里,和日子相守。不知我家留存大量粮票被一个老奶奶知晓了,她闻讯赶来,说要换取我家的粮票。好像她的一个顶小的儿子在外地读书,需要它,好像粮食学校。粮食学校是没有如师范样有粮票和钱币供给的。她挺羡慕我的。母亲很理解她的苦处,因为她一人拉扯小孩,挺不易的,就慷慨将粮票换与他。是用钱还是用她种的稻子,我记不清了。因为我从不管这个事。可见当初粮票的作用,它胜过稻米本身。老奶奶很感激母亲的行为,每次都感恩戴德的样子,逢人就说母亲的德行。以致以后很久她都和我家来往,有时还带些鸡蛋、干笋子什么的。有人当时还劝我母亲,说什么三十斤换三十斤,按票面来,要高于票面,粮票金贵着,到哪弄你那么多粮票,你是小孩读书国家给的,旁人能搞到吗。那时粮票都定人定量,多一两都不行。但母亲还是执意而为,她觉得这个老人不易,只能帮她,而不能趁火打劫。

粮票何时退出流通领域,我不知,好像我师范毕业它的历史角色渐淡,反正我上班都是自家驮米到学校,到粮站买可用粮票亦可用现钱,双轨制。也预示粮票的戏份将演完。到如今是彻彻底底退出历史舞台,真正作为历史的见证被人收藏着。乍然见到粮票,蓦然浮现的是那些久远岁月,然后观它模样有既陌生又亲切的味道。粮票现在已不多见,大多被人宝物样珍藏着,像初始。当初是为肚腹,为了见到一张粮票而欣喜若狂。因为在断炊的情况下它就是救星,全家的福星。现在为升值,历史的价值,见证着那段岁月。

当下为肚腹疗饥发愁的人应该很少了,大多还为多吃长胖焦心着,如何减肥成为常议的话题。但翻翻粮票,回忆那段日子,我想还是有裨益的。那段岁月没有经历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买东西吃还要定量,还要凭钞票以外的东西,钞票都不行,这是不可思议的。但当时确实如此,粮票承载一段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