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需不足,在中国主要是消费不足

(2023-01-07 11:58:36)
所谓内需不足,在中国主要是消费不足,而不是投资不足,事实上,投资不仅不存在不足的问题,而是这么多年投资早就过剩了,无论是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都远远地过剩了,可能服务业投资和部分新制造业投资还有空间。投资过剩不仅造成了巨额的政府和企业债务,而且投资会不断形成更多的供给能力,造成更严重的供给过剩,也就是需求不足。

所以新时期为了扩大内需而一再去扩张投资已经南辕北辙,须尽快转变观念,把稳增长的重点转移到恢复和扩大消费上,而且促销费要补贴居民收入,而不是补贴产品!打着促消费的旗号去补贴产品、补贴消费品生产企业,本质上还是搞重生产、轻消费的老一套,会形成更严重的供给过剩,加剧需求不足。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普遍在70%以上,如2020年美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为82%,欧盟为74%,日本为75%,韩国为64%,印度为73%。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些国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美国80%以上,欧洲日本都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从中国的数据来看,2021年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刚刚达到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3%,但实际上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占比只有43%,几乎全世界最低。为什么居民收入占比43%,而消费占比却能达到55%呢?因为中国政府集体消费高,去年近20万亿。

所以,扩大内需的根本出路是什么?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的占比,从当前的43%逐步提高到60%以上。大家可以按照去年120万亿GDP总额自行推算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五个百分点、十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多少。居民收入提高了,消费就会好起来,中国内循环才会畅通,中国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说到底,消费就是满足人民需要的过程,是生产和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