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之“物”语

(2009-05-19 23:06:51)
标签:

家居

分类: 我的家居配饰

家之“物”语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介绍一位台湾女艺术家的家,她说她的家绝不摆设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念品,因为她认为家是自己的,而那些东西是给别人看的,所以她不要。

 

而我的家最让我欢喜的,就是品样繁复的装饰品,每拥有一件自己中意的饰物,内心就充满了满足感,于是有了来自非洲的木雕、埃及的纸草画、威尼斯的面具、泰国的烛台、日本的木偶、以色列的树脂摆件、西藏的箭桶,还有陶艺师郑玉奎的作品《村姑》、齐家文化的陶罐、地摊的毛绒玩偶、朋友们送的各式玩具和摆件······每一样饰品的背后,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也都藏着一份缘。

 

而朋友们来我家,也确实会先被这些小小的“收藏”所吸引,但是,和他们谈论自己最爱的“藏品”,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家之“物”语

           (来自威尼斯的面具。头巾是用整块牛皮染色做的造型,脸谱是陶质金漆的。)

 

家之“物”语

           (来自长崎。很日本风格的小陶器,生动简洁,它们并不是一对一起出售的,但是

           你却无法只买一只,虽然只有拇指和食指大小,价格却并不菲,凉席编的小垫子是

           我为它们特别配的,也是在这家店里选的。店里的欧巴桑太会做生意,让你拿在手

           里的东西,一件都无法舍弃。)

 

家之“物”语

           (在耶路撒冷的一家俄国人开的小店淘的,树脂的,并不十分精美,也许是当时太

           过迷恋非洲元素的东西,拿回家一直放在角落里。有次,在潘家园看到卖彩陶的摊

           子上,摊主在用一个小巧的彩陶罐当烟灰缸,我像中了邪一样,非要他把这个小罐

           卖给我,它当然不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可是拿着它心里就是觉得特高兴,回家随

           手将它放在了那件摆件上,居然发现很绝配。)

 

家之“物”语

           (多年前,在国展的一次艺术品博览会上,见到了郑玉奎老师的这件作品,1米多

           高,很喜欢这个丰乳肥臀而且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女子,问他:这件作品叫什么?他

           笑着说:没有仔细想名字,就叫村姑吧。问他:这件作品卖吗?他说:刚获了金奖,

           不能卖的。又问他:会复制小件的作品吗?他说:会的。于是留了手机号给他,没

           想到几个月后真的接到郑老师的电话,说做了几件小件复制品,可以来工作室看。

           我带了两个朋友一起去的,郑老师说我运气真好,做了5件,5件出炉全成了。我们

           三个人就抱走了4件,我多买了一件送给新乔迁的朋友,后来朋友的老公说,抱着

           她去车库时,所有的人都在看他,他不知道是让她面对自己更合适,还是背对自己,

           反正都是尴尬。)

 

家之“物”语

           (中间的小陶罐是在意大利高速公路休息站的超市里买的,很有希腊瓶画的味道,

           刻画的也很精致流畅,特别是罐子上特别粘上的那一簇簇的泥,真的很生动。

           最爱的是那个造型简单的新疆泥偶,是父亲去新疆时,他朋友送给我的。

           左右的新郎、新娘是一对烛台,是郑老师送我的,很随意,很自然,百看不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