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史读书笔记3
(2009-05-04 14:19:10)
标签:
考古学武亿封泥彝器吴大征中国杂谈 |
金石原文录
金石文字题跋考证
顾亭林《石经考》
万斯同《汉魏石经考》《唐宋石经考》
钱大昕《唐石经考异》
翁方纲《汉石经残字考》
孙星衍《魏三体石经考》
王朝渠《唐石经考证》
桂馥《历代石经略》
陈雪峰《汉熹平石经残字》
任兆麟《石鼓文集释》
汪士鋐《瘗鹤铭考》
翁大年《古兵符考略残稿》
林侗《唐昭陵石迹考》
罗士琳《周无考鼎铭致》
杨荣懿《景教碑文纪事考证》
储可宝《元魏萦阳郑文公摩崖碑跋》
盛昱《阙特勤碑跋》
孙贻让《宋政和礼器文字考》
货币玺印封泥
砖瓦
金石文字研究
同治光绪以后
古器物图录学
碑石
金石目
金石全文录
货币玺印封泥砖瓦
金石史 金石研究之技术方法
金石文字研究
美术考古
瓷器
古遗址
孔尚任《享金簿》
谢堃《金玉琐碎》
徐康《前尘梦影录》
叶昌炽《语石》
清末考古学三大发现
甲骨文
流沙堕简
敦煌莫高窟古本写经
清末中国外方考古
俄
芬兰
匈牙利
英国
瑞典人
法国
日本
德国
有清一代的考古学较明代是发展了许多,尤其是乾嘉以来。那些朴学大师们大力提倡考据学,加上皇室收藏丰富,网罗许多的金石学家、美术鉴定家到宫廷内担任鉴定与图录、目录的编纂工作,这样也更促使考古学的发展。像黄易、徐松、毕沅等人,在金石学的基础上更扩大到田野调查,就是古器物的收藏,也较以前范围更广泛一些。在三代、汉的铜器的基础上,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其他方面用具的收集。
同治光绪以来的考古学,除掉承袭乾嘉学派的学术方法外,更向前发展一步,如货币学有了新认识,不再上溯到神农、黄帝,镜鉴、砖瓦等杂器物收藏得更为丰富。古文字也能应用声韵学假借互用、双声叠韵的通用而加以解释。同时西方考古学方法输入中国,也影响了各样图录的制出、古器物形态学的研究,更进一步认识了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的重要,因而有下一阶段民国时期考古学的发生与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