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花园街道联通社区我是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化耀中华”主题体验活动

标签:
花园街道联通社区联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我是非遗传承人 |
分类: 社区动态 |
为了更好的传承、发扬我们的非遗文化,加强辖区各民族居民对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花园街道联通社区特主办了一期我是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化耀中华”主题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我们将茶艺、饺子、剪纸等非遗文化请入社区。广大居民可以在不同的体验区,感受到不同非遗文化的历久弥新的魅力。
一、 吃在嘴里的非遗
茶艺,是一种文化,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2008年6月7日茶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茶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
在茶艺体验室,茶文化的兴趣爱好者在茶艺老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的作起了茶。滚开的热水倒入装着茶叶的茶壶,满屋都弥漫着茶的香气。经过泡茶、滤茶的制作过程,品尝着自己作出的浓香四溢的茶,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和困顿。
二、 生在指尖的非遗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于民族民间,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传承着深层的文化基因,连接着历史和未来,成为北方民族和龙江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桦树皮画是我国北方特有的一种工艺品,是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桦树皮画的体验区,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粗糙的桦树皮贴在纸上,在老师的手中一勾一画,加以简单雕琢装饰就变成了美丽的山水画,新奇和震撼油然而生。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剪纸体验区,孩子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细致的使用着手中的剪刀在彩纸上刻画出精美的线条。在刀和纸的碰撞下,指尖上跳动出欢乐的图案。剪出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写照、对未来的憧憬。

此次“非遗文化耀中华”主题体验活动,揭开了非遗文化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非遗文化并没有渐渐的离人们远去,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保护和传承这些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自觉的非遗文化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花园街道联通社区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我们的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非遗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