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殷洁 周小林 胡斌 友多山野考察队

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的白色藏房,是中国藏区最为独特、亮丽的乡土民居,素有“白房子”之美誉。

走进乡城,除了颇具江南之韵的山水田园风光,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依山傍水的白色藏寨。晴朗的日子里,波光粼粼的小河蜿蜒于谷地,一座座白色藏房沿河散布,随意而自然地排成了村落。成片的藏房,错落有致,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康巴江南”绿色原野上……这一切都弥漫着梦幻净土的色彩,让人如痴如醉,因此,白色藏房被称为乡城一绝和田园风光的灵魂。

(笔者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考察乡土民居时与当地小朋友的合影)

白色藏房是乡城藏族人在康巴藏民居建筑基础上,融合汉族、纳西族等民族民居建筑特点修建而成,形成与康巴高原乃至整个藏区相比都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体系。

关于白色藏房,乡城流传着动人的传说。相传心地善良、纯洁美丽的巴姆仙女看到乡城藏房的外墙黢黑灰暗,与乡城秀美的田园风光极不协调,仙女以虔诚之心向观音菩萨求得哈达般洁白的“白土”,沿着硕曲河畔的藏房播撒,随手撒下的“白土”,有的撒在了墙上,有的撒在河边的岩石上。落在墙上的,墙体立即变得雪白;落在岩石上的,就成了现在人们修筑新藏房用于粉刷的“白土”。

走近细观,白色藏房形状统一,外墙内斜,内墙垂直,像个落地的楔子,整个形状似梯形。
白色藏房属土木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藏房墙体是用湿度适宜的普通泥土通过夯筑而成,一般使用年限可达上百年。室内由木柱支撑,房屋的大小,相应由柱头的多少决定,少的30根,最多的达到118根,柱子越多房屋越大。

亮丽的乡城白色藏房是我最喜欢的乡土民居之一。
白色藏房一般有三至四层,底层为关牲畜所用,二层为房屋主人居住区,设有客厅、卧室、厨房、经堂。从装饰看,睡房大都简陋,经堂大都豪华,这种鲜明的对比,构成了藏民族宗教家庭的独有氛围。三层为堆放粮食和杂物所用,构成了藏民家庭的晒麦场,还筑有插立经幡和煨燃桑烟的垒台。门檐、窗檐下,中柱上多垂挂红、黄、绿彩调,以表吉祥,门窗富堂皇,精雕细刻,明朗鲜丽。室内有装饰独特的藏式碗柜、灶神图腾和经堂。藏碗柜和水缸均选用上等松木建造,并雕有各类图案,这些图案既富传奇故事,又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连。经堂内收藏有以大藏经为主的各类经卷,有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雕塑、壁画、唐卡,经堂内的大柱雕龙画凤,栩栩如生,简直就是丰富的藏文化缩影。灶神图腾由精选的泥土塑成,图案丰富,寓意深刻。

房屋建成后,墙体平整光滑,藏民用乡城山上特有的阿嘎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墙变白。这种白色涂料具有防雨水渗透的功能,不仅使墙体美观、防雨,更主要的是祈求吉祥幸福。据当地老人讲:相传每年往墙面浇注一次白色土浆,就相当于点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遍平安经,带给藏家平安吉祥。

所以每年传召节前一个月左右,乡城藏族人家,家家户户都忙着给自家藏房浇注白色土浆,如今,浇注白墙已成为乡城农牧民期待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一种精神寄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