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南京一中张苏皖书记(一)

(2010-09-29 11:12:34)
标签:

崇文

南京一中

历史课

南京师大附中

拔尖创新人才

杂谈

分类: 教育感悟

   南京一中是南京市教育局直属的五所学校之一,我的指导教师张苏皖于2007年底由南京师大附中校长助理兼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校长任上调到该校任党委书记。南京师大附中十余年的工作经历,磨炼了张书记注重细节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勇气;担任南京一中党委书记的工作更是让她对新时期学校的创新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下面的对话或可从某一侧面反映出张书记在学校管理理念方面的一些思考。对话是从听了张书记的一节历史课谈起的。

   学生上历史课,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份历史责任;对于“崇文班”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学习优秀,更重要的还要培养他们具有哲学的慧眼——思考人生,较高的素质——完善自我,健康的体魄——身心康健,多样的特长——个性发挥。—张苏皖语

   李伯生(以下简称李):张书记您好,前天听了您的一节历史课感受很多,您的启发式教学总能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您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够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教材文本的内容,您的“借今喻古”又很能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我知道高一起始年级还没有分文理科,许多学生对历史有兴趣,但对历史课却并不“感冒”。您是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您的课的?

   张苏皖(以下简称张):正像你所说的,对历史感兴趣并不等于对历史课感兴趣,这种现象并非南京独有,许多学校都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惹得祸。南京是比较早地进入新课程的地区,应该说,课程改革活跃了历史课堂。但是由于中考时历史成绩也计入总分,所以,有些学校为了升学,难免会有些应试的做法。由于南京市中考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有些学校为了挤出时间给主要学科,在历史课上就出现“划书”现象,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当然不会有兴趣。这样做的后果也导致学生“考过就忘”,初中的基础知识比较弱,有些学生甚至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发展变化都不是很清楚。如果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将来就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他是永远不会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跟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社会制度、当今的高考,也都是从过去的社会制度,过去的国家考试逐步发展变化到了今天的这个样子,我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往往结合我们南京的历史,结合南京市的历史资源,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教育使馆进行介绍讲解,我还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能不能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介绍近代史或古代史的一些小故事、小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份历史责任。当然,你所说的利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借今喻古”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

   李:今年新高一,南京一中创办了定位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崇文班,该班是南京一中作为一个项目开设的,作为项目组的组长,对于崇文班的课程设置您是怎样考虑的?

   张:崇文班作为南京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学校很重视,特聘南开大学现任校长饶子和作为这个班的名誉班主任,媒体也很关注,《人民日报》在9月13日做了专题报道。我想对于这个班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学习优秀,更重要的还要培养他们具有哲学的慧眼——思考人生,较高的素质——完善自我,健康的体魄——身心康健,多样的特长——个性发挥。鉴于此,除了在日常时间学习国家开设的必修及选修等基础课程外,准备在周六的时间开设一些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也想形成几个系列,比如学科拓展类的课程:拓展教学内容;学科活动类的课程:挖掘教育资源;理想人生规划类的课程:专家报告、专题讲座。拓展类课程尽量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以点带面。比如统一性的要求,我们就要求崇文班的学生要学会做到“三个一”:即一种武术操、一体书法字、一组合唱歌曲。其实,学习的不是简单一招一式打套拳、一笔一画写几个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享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如武术的精气神——生龙活虎、充满朝气;书法的静逸美——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让学生在动与静的活动体验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从而达到内心的丰富与和谐。

http://s10/middle/5fd4e13dg915d71a4b76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