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2020/10/9上海M50—ARTMENG空间《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开幕之前

(2020-10-03 10:45:32)

84年的深秋,我还在中央工艺美院上大四的时候,到上海完成毕业实习和部分毕业创作。那是我第一次来上海,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欧式建筑。那是一种视觉上的触动,是一种心随境转的感动,艺术需要这种感动,艺术是要先感动自己的。顺着这种感动,画了很多的速写,是那种半抽象的几何构成式样的速写,这些速写对我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二十多年前,为浦东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设计建成庆典纪念币,到实地搜集形象素材。当时“东方明珠”是上海的最高点,主体建筑刚建好,我是乘工地的那种运送建材的电梯上去的。第一次上到如此高的地方鸟瞰上海全貌,好像看到了一个城市的细节,又好像所有的细节都消失了。境随心转,剩下的是点点线线的抽象交织排列出的秩序,一种从没见过的纯净和那具象的更加抽象的形式美。又一次的感动,对我的创作有了另意的启示和影响。

这次在M50ARTMENG空间举办《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除了是我第一次将近年创作的禅意水墨画较为完整的在上海呈现外,似乎还加进了一些对以往印象中的上海的回望,一种非常具体的表达的外延和充实。那曾经的印象所特有的艺术感知和独具的形式美的感染力,在我的作品中潜隐的影响。说起来,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一味前行的,已有的经历所蕴含的东西不只是述旧的回望,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可以依托的,推动着你迈着稳定步伐的力量。

苏东坡有首诗:“素纨不画意高哉,倘着丹青堕二来。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二十个字的“白纸赞”尽含一种禅味,一种绘学之理。宋人标出戏墨,明人始昌画禅。有人说:“禅宗兴,绘道昌。”“禅”在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条主线。我喜欢宋人的画,但又时时的提醒自己不能按照宋人的样子去画画,越是喜欢越是要远观,远远的望着,渐渐的由清晰转化成了一层薄雾,雾隔着的景色,滤掉了多余的东西,一切变得单纯而完美,觉得这才是对宋人画画的状态和样式的敬重。

经常的有人让我讲述一下画画时的创作方式或如何的构思。怎么说呢,虽然我一直坚持用宣纸用墨用毛笔画画,但我从不让人们假借这种表象特征顺延到笔墨的传统模式里。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到了一个风景里,最想看到什么?当然就是风景。是这个风景有别于其它地方的风景,独特的美的感召。画家面对如此的风景,就是要把这种感觉上的引导和印象融入画中,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风景,一个称为风景的景点儿。返身呢,你就是风景,风景的一部分,由物我同一的风景而表现出来的画面,艺术也不过如此。由此而引伸出来的我画的禅意水墨画,也是这种确定,人们可以填充和再解释,但都应该是源于“我的风景”。而不是那些明确了范围和事先确定了规范术语和语调的艺术表达。因为这样的表达,一定是功利的,它不过是打了一个艺术的旗子,像个酒肆的幌子一般。

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只要是“语言”就要是双向的,你会讲,听的人也要听的懂,不能是单向的。当然,艺术是“语言”,但又不是一般的语言,它似乎又不必让人完全的“听”懂。这样就要有一个解读的方式,用一条线牵着,又不能让人顺着这条线摸到线的另一头,要节外生枝,自己寻到自己的方向。掌握好这个度,艺术才有价值才有趣。

画禅以“入”得禅,太过真接,越是想即刻表达出来的,往往越是词不达意,说又说不清楚,画便成了禅的蹩脚的注释,也就多依附于“缠”了。画禅不“入”禅,求空不为空,空为境,纳空为物为实,就像皓月悬空,沉实的夜色也是一种空的存在,一种以实为空的存在。画水墨不“入”水墨,黑白也是色彩。画颜色以墨当家,让颜色从墨里生长出来有了厚度,足以“色”透纸背。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艺术的视角,在触动心灵的艺术面前,往往不是发现不了,而是外界的太多因素影响了或者说牵引了自己的判断,轻易的改变了方向,指向了别人的偏好和价值取向。

在艺术上任何的坚持,将一种认知持续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风格样式的形成因素。时间是最好的雕刻师和塑造师,一个点,你不停的画,画上它十年八年,点会改变点的面貌,自具风格;一条线,你画上它十年八年,线将不只是线,它还会加上时间的底色。这点线牵引着你的思维,畅想心境和画境,把风化成雨,化雨为闪,把风雨化成山川万象。画了几十年的画,是坚持是一种依托,把所思所想所要表达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有了一个媒介传递了出来。

画画是自己喜欢做的事,画了一段时间后有人给你办展览更是一件令我相当兴奋的事情。感谢策展人谢元庆先生和高效专业的策展团队,将我的作品在ARTMENG空间,这个国际化的艺术平台得到完美展示。画展成了一座美妙的桥,人们由桥的一头到了另一头,往前看,回头想,艺术成了景色,有了光彩,生活有了禅意、美和趣味,真好。

                                                                            田旭桐

                                                                            2020年10月2日写于京西

写在2020/10/9上海M50—ARTMENG空间《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开幕之前


展览海报(设计初稿)

写在2020/10/9上海M50—ARTMENG空间《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开幕之前

展览海报(设计初稿)

写在2020/10/9上海M50—ARTMENG空间《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开幕之前

展览海报(设计初稿)

写在2020/10/9上海M50—ARTMENG空间《逸乐心禅—田旭桐水墨作品展》开幕之前
展览海报(设计初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