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个人专门画牡丹,画了不少作品后办了一个展览。展览上有人看上一幅题为“富贵满堂”的,觉得俗是俗了些,但还是挺符合心意,挂在家里,看着吉祥顺意。准备掏钱买的时候,旁边的人劝告他:“这画不能买,你看,所有的花头花朵,盛开的、半开的、刚冒紫芽的都画在了画面里面,这叫富贵到头了。”旁边一人反驳这主儿说:“他这说法儿不对,这样的画应该是富贵满满。”听了两人两说法,买画的人有点儿拿不准主意了,心想,这牡丹花画的看上去真是太满了,两个说道儿确实都有点靠谱。细琢磨,那就换一幅牡丹花少点儿的,花枝花叶花头花苞统统都画出纸边的。不料,刚要掏钱买时,一个人劝他说:“这画不能买,这画叫富贵出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多不吉利。”犹豫间,又听到有人反驳说:“这画寓意好,这叫富贵无边。”艺术无解也有解,欣赏艺术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也就是寻找一个与自己心语的对话“者”,与旁人关系不大。顺着自己相信自己比顺着他人重要,顺着眼晴看画比顺着耳朵听画重要。
二、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自古以来画家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艺术的发达当然与这一点有关。不只是皇家供养的画院,就是民间的画工也是一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对手艺对匠人对文人的敬重。就拿敦煌那里的洞窟艺术来说,我们现在仍然能够看到有许多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出资人,是他出钱让画师来画的。从画师画的线条、色彩、丰富的细节,完全可以复原当时画师们在昏暗光照下的洞窟中,描绘时的心情。甚或,还可以看到画师画的高兴时,手舞足蹈哼着调调的样子。画为心语,没有衣食俱足,没有一定物质上的保障,想来,仅凭“艺术”二字,是不会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艺术的。
三、
很早以前有位白云守端禅师,一日他对弟子们说:“释迦有个四弘誓愿:众生天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老僧也有个四弘誓愿:饿了要吃饭,天寒要加衣,睏时伸脚睡,热时爱风吹。”吃、穿、睡,冬知暖、夏知凉,看似寻常事,最是平常语,却包含了大道理。
白云守端禅师又一日对弟子说:“对古人留下的一言半句,未透彻时总感觉四处铁壁。忽然有一天彻悟了,才知道铁壁就是自己。不要以为呵佛骂祖就是禅,奇奇怪怪就是道。骂人要有骂人的实力,奇怪要具奇怪的真实。”
http://s12/mw690/001KO54Izy7aZxBZplV3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