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旭桐:旭桐有画说话(5)

(2017-03-15 18:02:58)

    经常有人问我,“你这一张画要画多长时间呢。”看到了那一笔墨线飞白的,觉得就这点儿笔墨,几分钟而已。看到那些复杂的,又会觉得太复杂,一层层的形象要费多少时间才能画完?在展览上经常有人指着那些用很淡的淡墨,层层透叠的小沙弥的形象作为底纹的画,试探着问我:“难道这么多的小沙弥都是画的?”我说:“是的,真的是一笔笔画的。”为了使画出来的形象保持相似,无论需要画多少个,尺幅有多大,都必须保持运笔的节奏完全一致,快了慢了都不行。画快了,形与形的连接处出不来水印;画慢了,形之间水印太明显,画面会显得太碎,而且天气太干燥的话,画到后面而前面的形又干透了,再叠加上新的形象时会糊在一起。不但不能有任何的停滯,更不能歇息。不只是一气呵成,还要看空气的湿度,控水温,调心境。他们说:“刚看到时,以为是印上的。”我告诉他们:“在生宣纸上是印不出来这种效果的。”“那多麻烦呀!”我说:“画画,从来都不是怕麻烦的事,我有的是闲功夫闲时间,用足够的时间一步步的把形象推演出来。画这种众多淡墨间的编排组合的画,大胆落笔,小心收拾,要像绣花般的沉的住气,笔笔入扣。其实,那一笔墨线的画,也不是为了图个多快好省,而是心境使然。不这一笔,不足以将自己的心态表现出来。”

    画画,慢或快不是评价好坏的标准,繁或简也不是评价好坏的标淮。如果要是非定个标准的话,那就是好画都要能够熬得住时间。在画上能看到熬进笔墨、形色、形式……的时间的痕迹。中国画有句名言叫“力透纸背”,这话不只是技法上的,也是观念思想上的。“力透纸背”是时间渗透进了思想,思想又熬出了时间。你不熬时间,艺术浮在了表层,思想也就渗不过“纸”的厚度。

    艺术是要用一生去学习的,这话从正面理解还行,可是绕了个弯细琢磨又觉得像是个“不容易”的苦差使,好似做艺术是要用许许多多的美好的生活去替代。无论怎样的判断,这原本就不是艺术产生的原因,艺术一定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后的思考之上的情绪的释放。艺术没有啥“不容易”的,不容易的事留给了艺术之外的营生。如果一创作一画画就要整日的不容易,一脸的愁眉不展的“深刻”,生活还有啥意思。这样的话,身体不会好,情绪不会好,日子过的也好不了哪儿去。我是很少追求所谓的“深刻”的艺术的,我画画往往是把宁静和欢悦放进了画里,自然的也就少了些许的忧郁,也就不用想着法儿的让人们看出画中的“深刻”。“不深刻”的艺术对许多艺术家来说也许不是一个好词儿,可是对我来说却是带着更深刻的含义,因为它是一种对待生活对待生存的态度。其实,深刻也好,不深刻也好,反省的就是思想,有了思想就能找到自我,就不会“被深刻”,就能把期盼放在了目标之上。

http://s15/mw690/001KO54Izy79wEnu130be&690
暖翠流香(1) 纸本水墨 60x200厘米 2013年 田旭桐
http://s9/mw690/001KO54Izy79wEoc3q0f8&690
暖翠流香(2) 纸本水墨 60x200厘米 2013年 田旭桐
http://s13/mw690/001KO54Izy79wEoSEri8c&690
暖翠流香(3) 纸本水墨 60x200厘米 2013年 田旭桐

http://s6/mw690/001KO54Izy79wEQS0MRe5&690
暖翠流香 纸本水墨 60厘米x200厘米x6幅 2013年 田旭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