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说:“向外做工夫,都是痴迷顽钝之人。”登山临水,坐看云来雾起,或是小桥渡水,雀啄蝶影,自然万物,画意诗意禅意,凭的就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心绪的波动。这就像我们常说的坐禅,其实,禅不是坐出来的。禅从哪里来?人们到寺院中经常看到的那些小和尚们,他们不是在打扫庭院,修剪树枝,就是烧水做饭,有多少人能够看见他们整日的念经习禅的。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都是禅的所在之地。可谓是行也禅,坐也禅,风行雨停也是禅,心中有禅处处禅。这就像闭目打瞌睡,有些人闭目,是因为真的困了要睡觉;有些人闭目,非困非乏,也就是为了养养神;还有些人闭目是为了躲心静,眼不见心不烦。画禅意水墨画同理,刻意的非要在画面上体现出什么禅意,总琢磨着让人们像是看一个禅宗故事。那样,讲明白了的同时,也就失去了禅之意趣,与说明书,看图解字没啥两样。
二、有位木匠觉得自己的手艺已经练的相当的不错,也就盘算着另谋它处高就,于是向现在的老板辞工。老板问他,走之前能否用上好的木材做一把椅子,木匠答应了。随后的几天里,木匠一直忙活着。料选的是细料,可木匠的心却怎么也放不在做的椅子上,开料刨榫全不在点儿,工却是干成了粗活儿。很快椅子做完了,交给老板时,老板说:这把椅子送给你,留个念想吧。木匠看着自己做的精料粗工的椅子,甚是羞愧。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态度决定一切。
三、1908年马蒂斯创办了一个美术学校,试图依靠他广博的知识和个人影响力,传递出对艺术的如诗的视觉感受。并渴望他的学生们像他本人一样,也能够被强烈的某种诗意的视觉感受所渗透。马蒂斯每周六到学校亲自进行指导,不过,与其绘画上的野兽派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强调最多的却是:忠于自然,努力准确地描绘它。最初,你必须完全服从其影响——在开始走钢丝前,你必须能在地面上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