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东坡有首诗:“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禅心处处,处处禅心,游山、打坐、吃饭、淋雨、小憩,或棒喝之顿悟或从中自悟渐悟,能在寻常事中发现禅机禅趣,是为智者。苏东坡一向好禅,又是何等聪明之人。一日自觉身静心明,欣然有得似悟禅机,随即铺纸落墨写下:“圣主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毕看罢,觉得“八风吹不动”是个神来之笔,绝妙之句。
此时的苏东坡在江北镇瓜州任职,和金山寺隔江而望,他与金山寺的佛印禅师经常品茶谈诗论禅。今日偶得妙句,于是急忙遣派书童过江将这首诗送到佛印禅师那里,并得意的叮嘱让书童仔细记下禅师看到后的赞语。哪知时间不长书童就回来了,苏东坡等到的却是书童带来的,佛印禅师在诗后信手写就的“放屁,放屁!”四个草率的大字。本以为能够得到大加赞赏的诗句,落得个这么粗陋的评价,烦心之火顿起,一恼之下也就顾不上天色渐晚,江阔水急,连夜乘船直奔金山寺与禅师理论。出乎苏东坡的意料,船还没有到岸,就隐约见到禅师已在江边等候,苏东坡不等船停稳,一步跨上江岸,未等质问,佛印禅师笑语:“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竟被我这两个屁打过江来?”
写诗、画画、作文、写字、做人做事,偶得妙品事有小成时,其中至境界处与“一屁渡江”同理。
二、人之烦恼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一二分快乐已是不错。反过来想呢,人之快乐的事也许同样也能有十之八九,偶有一二分不快乐而已。实则,像古人说的:知足常乐。人知足是接受和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是关照自己的方式。快乐的根本在于对“成功”二字的定位和理解角度。凡事有了自我感,成功感,有了存在感,也就容易使自己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价值意义。自己感觉自己的精神落了地扎了根,也就不易被击倒。我总是不自觉的觉悟到,自己的快乐感多于失落多于烦恼,总觉得自己离“成功”很近。我把成功的阶梯定的很低,阶数也不多,很多时候一迈步一抬脚就登上去了。费了些劲,上不去的时候,咱就缓缓神儿,原地踏踏步,最不济了往回趟点,再回头多走些平道,看看周边的风景。心中想着,这也许同样是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
三、人不快乐有太多的理由,不过左右离不开这两条:一是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二是太在意自己对别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