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旭桐:闲文闲画一、二、三(12)

(2016-07-06 17:14:20)
      一、不知这几天触动了哪根筋,脑子里一直出现这样几个字:色彩是带着记忆的。对于色彩的记忆源于直觉,这种直觉的根源是几千年来在这片土地里,长出来的繁茂枝叶上迎着光芒,时时显现出来的偏向色彩的好恶之别。还有一点,那就是当初学习画画,练童子功时受到的有关色彩知识的教育,一种因教育理念而灌输形成的色彩概念。
      这个概念在当时也许并没有受到重视,就是画了一些画,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几张作业,或是到图书馆多借了几本书,记了几页笔记。可是仅此不起眼儿的小事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扩延,时间长了,课题多了,它就形成了体系,多少年后总会从不知何时、何地、何处角落浮现出来。顽固的牵扯着你的思路,汇向了一个明确的方位。
      二、清晰的记得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画色彩写生画时,李学白老师并没有给我讲颜色的历史、流派,没有让我临摹范画,更没有讲有关色彩的这观念那风格的大道理。而是事先准备了一个普通灯泡的台灯和一个日光灯管的台灯,然后先后照亮摆好的静物,让我仔细的观察普通灯泡的黄色光和日光灯的蓝色光,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只此一个直观而简单的对色彩的观看,瞬间就在我的色彩印象中,改变了早已留存在观念里的对固有色的认识。潜意识中促使自己对环境色、光源色等等以前完全不知道的色彩知识,有了直接而又理性的理解。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每次上色彩写生课时都要给学生讲到这个范例,认为它称的上是难得的色彩写生教学的经典范本。好的范例,绝对是对多年经验的的总结,超越了知识,是一种智慧,它比那些看似深奥的学问更有价值。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就是一种艺术观,价值观。记忆深刻,影响一生。
      三、八一年在中央工艺美院上学时,黄能馥先生教我们班色彩基础,常沙娜先生教传统色彩,温练昌先生教自然色彩,崔栋良先生教几何色彩。当时还没有色彩构成这个词,这课叫装饰色彩。词儿听着不时髦不前卫,但是我们觉得内容特明确,知道上这课该借什么书,画什么样的东西,课余时知道补充点儿啥知识,没事的时候也知道该干点什么。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并没有记得每天上课先生们都讲了什么,更多的印象反而是先生们都不太爱讲课,主要是放养式的让你多画,有些多多益善的感觉。上课的方式主要是个别辅导,这招儿比讲理论好使。一对一,你画少了,画的不用功,不用先生们批评,老师给你讲评时自己就会觉得特没面子。所以,每个课程单元都特别的出活儿。
      前段时间,少说也有小半年了吧,不时的总会不自觉的倾向画一些彩色格格条纹的画。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无意识的,以为是在固化自己这一段时间,绘画中的色彩形式趣味。时间稍长些,梳理了一下近期作品时才意识到,这是三十多年前上装饰色彩课时,在平塗底色上先画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条条格颜色,然后再分析颜色在抽象的条格之间,相互对比或互为调和的课题作业的翻版,亦或是深化。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