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画“—笔繁”

(2016-05-21 18:37:31)
      望着窗外,树上的叶子由鹅黄早已长成了翠绿,成片成片的花花草草更是分不出个细芽嫩杈,想是过不了多少日就能听到知了、蛐蛐,蝈蝈还有那些不知叫啥的鸣虫的叫声了。天增一岁,物也增—年。凡事都有两面性,增—年,其实也是减—年,怎么算都合理。大千世界纷繁变化,反过来又是挺简单的,今年这个时候是夏天,明年,后年,百年,千年后的今天还是夏天。虽然人们常说大海变桑田,可那样的时间概念已非我等要考虑的事理儿,自是活在当下。
      不画画的时候经常思考,觉得把画越画越繁,不易,那要下多少年的功夫;把画越画越简单也是不易,下了多少年的功夫,也不见得能够悟到减法的妙处。另—方面,简简繁繁的过程又不是顺着道往下必能走的通。不通了,你还不能太较真儿,太认死理儿,往牛角尖里钻,啥都想清楚了想对了的时候,画之意趣又会自己跑的无影无踪。王国维说过一句话:“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在可信和不可信之间的牵扯状态也许就是艺术要寻到的那种感觉吧。
      很多时候我也曾想把画画当加法做,推演着如果能将加法算的熟练了,接下来的自然是乘法,再往下呢,来一个几何般的收获。可是加法做多了做熟练了,几何没看到不说,连晋级到乘法的机会都没能见到,画画本来就不存在顺理成章的好事。经历了加法,减法的重要性已经相当明了。自古有句老话讲:“千笔万笔,当知—笔之难。”石涛语:“—画者,无极也,天地之道也。”
      画面上每减去—分就会多出—分思考的空间,人们对镜照影般的似乎看到了自己,也能照见他人,画与人,人与画也就似乎在对话。一幅画不能画的太多,形象也别太复杂。画多了,说多了,画清楚了,讲明白了,也就会往说文解字,画图识字上靠,失了艺术的品味。没有品味的艺术再准确也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如果再絮絮叨叨,听多了乏味,时间—长也就多是成了笑柄,关键是画这画的再没笑,多尴尬。
      使用符号化的构形进行编排,简化至极致。把画减到了极致它自然的就会带有某种暗示,坦率而直白的力度,纯粹的含有内容。画与看画,既抽象又具体。难即是易,易即是难,少即是多,多即是少,以少为妙,一种禅味,一种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