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判断

(2016-04-30 20:27:17)
     这两日,朋友圈里都是关于“艺术北京”的事儿,前年的“艺术北京”开幕时,我没忍住去看了,去年忍住了没去看,今年想是又能忍住了,不去看。刚举办那几年有许多朋友参展,我也参展过,每次都相当的热闹。去看的时候相当的认真,一是对艺术家对朋友们的尊重,二是也想借此机会更全面更直接,更准确的获得些艺术方面的信息。但是,每次看完之后,试图捋顺—下概念或是自己的认识的时候,不免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会与国外的国内的古代的,那些曾经出现过的风格、流派或是某种形式语言去找对应点。那种仿制抄袭的印象总让自己觉得看多了,会误判对艺术的理解。这样的话,一次次的都能够说服了我,不再看。因为要看就去看那些原型、原版、首创的地道的东西。坚定了自己对翻版盗版的,再有名再大腕也不看、不问、不评价的理由。一个艺术家一个批评家对艺术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我之为我的根本。—旦判断错了,那可比画坏了十张八强画,说错了十句百句话事儿大。—误百误,要好一阵子才能调整过来,而且,能不能调整回来那还要单说。保持判断的独立性是一等—的大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强者
后一篇:水墨如太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