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2009-05-03 17:43:18)
标签:
教育政治课教学方法谈话法要领 |
分类: 案例理论 |
第五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建构有思想政治课特色的教学方法体系
一建构特色教学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逻辑认知与直觉感悟相结合.
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是科学的方式,第二种是审美的方式,由此获得两种知识,第一种是事实性知识,思想性知识,科学性知识,第二种是评价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规范性知识
2.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第一类知识具有客观性,它应当主要以接受式方式学习获得,但这种方式有有致命的弱点,缺少直接经验的过程,缺少知识发展的历史叙述,忽视具体知识结论的相对性和条件性,这样的知识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书本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有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观察模仿,实践反思.
二思想政治课各类方法的功能和适用条件
1.
第一,直接传递信息和视觉感知信息的方法,即直观演示法.包括现场实物直观演示,形象性直观教具演示,象征性直观教具演示三种方法
第二,口头传递信息和听觉感知信息的方法,即口述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谈话法,讨论法
讲述法 |
主要用于叙述事件经过,描述人物和课堂举例. |
讲解法 |
主要用于概念原理的教学 |
讲读法 |
主要用于关键性结论性内容教学 |
讲演法 |
主要用于范围较大深度较大问题的教学,适用于专题讲座或综合复习 |
谈话法 问答法对话法 |
围绕某一课题,师生之间提问和对话的方法 |
讨论法 |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的方法,与谈话法不同之处在于,有同学之间的交流. |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来传递和感知信息的方法,即实践活动法
它包括道德践行活动,生活交往活动,角色模拟活动,专题研究活动
第四,逻辑认知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所谓逻辑的方法,是撇开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偶然因素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从历史的自然过程支研究事物的方法.
逻辑方法使用遵循的顺序 |
|
运用归纳法 |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原理 |
运用分析与综合法 |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
运用比较法 |
帮助学生弄清相近相似及相关概念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
运用论证 |
证明概念原理的科学性,消除学生疑虑 |
运用推理 |
使学生概念原理系统化深刻化 |
运用应用 |
加深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2.
激发和形成学习兴趣的方法 |
提高教学内容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需要 |
教学内容呈现生动直观,增强其刺激性和吸引力 |
|
改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内容上去 |
|
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增强学生外显活动分量,实现对教学最大参与 |
|
运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加强情感交流,以情激情 |
|
运用情感的情景性特征,创设情境,以境激情 |
|
运用情感的强化和动力功能,帮助学生成功 |
|
激发认知情感,振奋学习精神的方法 |
|
激发学习义务和责任感的方法 |
|
第二节思想政治新课程常用教学方法及操作要领
一学导式教学
含义 |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相应指导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
特点 |
学在导前,个人自学为主;学导有机结合,教集中于导 |
操作要领 |
设疑自学-----质疑释疑------精讲------演练 |
实践与案例 |
以储蓄存款为例 步骤一:问题导入: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连年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请各小组讨论交流. <>以前后排四人为一组,教师来回走动,适时指点<> 各小组代表总结本组观点.教师简评. 步骤二:设疑自学 同学们,现在,大家对储蓄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把第一目的内容认真读一遍,想想哪些知识我们早就熟知,哪些知识我们还有一些疑问,哪些又填补了我们的知识空白?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把疑问标出.教师作巡视指导.5分钟后.<> 步骤三:质疑释疑: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看看其他同学能否帮你解决.学生提出来问题,老师板书.下面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不要怕,不会没关系,都会了老师就失业了. 步骤四:精讲 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重点问题展开 步骤五:演练 现在大家对储蓄存款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热身运动.假设你们是银行工作人员,我是储户,我想取一张本金10万的存单,年利息为2.5%,你们将支付给我多少利息? |
二合作探讨式教学
合作探讨教学案例 |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4期 |
内涵 |
是一种以问题为运作机制,以学业生自学探讨为基础,通过生生师生讨论共探,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掌握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讨的能力,平等探讨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
特点 |
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多元互动合作,突出了生生互动,而不限于师生互动;主动建构 |
操作要领 |
自学自探-----讨论共探-----总结提高.其关键是讨论共探 |
实践与案例 |
1.情景导入,激趣质疑 播放录像,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思考: (1)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2)你为什么不参加选举? 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 2.学习质疑 (1)自主质疑 读课本内容,找出主要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2)讨论释疑 分组讨论交流,4人一组,交流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疑惑,小组解决不了,由小组长写到所发放的投影片上在班上交流 (3)老师质疑,学生解疑 疑问1.多媒体展示4人,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有选举权 疑问2.想一想,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3. 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选举的基本程序,然后开始进行模拟选举.
4. 将来有一天,你荣幸地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你将如何行使你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学生畅所欲言
5. 让学生谈一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懂得了哪些知识,能力上有什么提高,觉悟是否有提高?
6. 让学生在课下调查本村的选举情况,看一下选举中存在哪些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目的原因,应采取哪些方法解决?把调查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 |
|
三体验式教学
|
|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
是一种以体验之思帮助学生获得与理性认知相关的情感体验和隐性知识经验的教学方法 |
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
将触角向人的情感世界和经验世界,促进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亲历,重视感受,重视直觉,强调意会 |
体验式教学的操作要领 |
第一,把握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热点,挖掘生命体验冲动的来源 第二,引发体验,强化感受 第三,催化交流和分享,丰富和完善体验 第四,引导反思,深化体验 第五,延伸应用,升华体验 |
实践与案例 |
以<唱响自信之歌>为例 |
四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 |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进行价值引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
特点 |
高度情景性,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深刻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体参与性,培养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监其境做出决策. |
案例的选编 |
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典型性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性四大原则 |
操作要领 |
1. 2. 3. 第一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二是对讨论重点和难点提高性讲授,三是表明教师本人对案例的看法,四是由案例引出学习理论的意义,激发学习动力 |
实践与案例 |
我国的商业银行 |
|
1.呈现案例,创设问题情景 看书上李先生的例子,请大家先思考一下,为什么李先生贷不到款? 2.促进自探,分析案例 学生找出教材内容中与案例相关的知识,深入分析,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初步的理论验证 3.交流讨论,分析案例 接下来请各组对这一案例作讨论交流.请各组代表谈变各小组的看法 4.总结评价,深化提高 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争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这不仅有利于你自身的品德发展,也有利于顺利开展金融业务. 5.课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讨论的案例,以诚信在金融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主题,撰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
五情景陶冶教学
情景陶冶教学 |
|
内涵 |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创设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成陶冶情感的之目的的教学方法 |
操作要领 |
背景提示;带入情景,体验情感,感悟升华 |
实践与案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
1. 背景导言: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正被各种各样的卡包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2. 展示这样一个场景,将学生带入价值观冲突情景:王明带卡去取钱,他的卡上竟多出50多万元.儿子主张取钱出来,全家好好享受一下.父亲则认为这是公家的钱,不能取.这样的激烈的冲突情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了情景
3. 情景展示完成后,我们设问:同学们,假设你遇到这种情景,你会怎么办?各人的观点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哪一种价值观既科学又能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这样的问题? 4.感悟升华 学生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用实例再创情境,让学生亲身感悟集体主义的实践价值 |
|
|
六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 |
|
内涵 |
它以角色扮演,模拟活动,小品表演,竞赛活动,学生论坛,公众访谈,社会咨询,人际交往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专题研究活动为主要方式 |
操作要领 |
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讨论,评析讨论 |
实践与案例:投资选择:股票债券保险 |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一期 |
|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活动教学 教师抛出经济界一直争论的如何投资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 |
|
|
七整合教学
八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