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伞,缙云也叫凉伞,莲都洋伞。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相传,在中国,伞是公元前1000年由鲁班的妻子发明的,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楼上有一把雨伞,中间的柄还是木头做的。后来,奶奶下葬的那天,父亲撑起那把旧伞,提着香碗,走在最前面。之后,那把雨伞竖在奶奶的坟头,为地下的奶奶遮风挡雨。这就是我最早对雨伞的印象。
在农村,原来的遮挡风雨和烈日的工具是蓑衣,还有斗笠。记得,雨伞是30前逐渐兴起,物质改善,农村也需要样子更好的工具。那时候,雨伞大都去供销社购买;出门的时候用,干活照旧用蓑衣和斗笠。雨伞用破了,也专门有补雨伞的师傅。补了用,用了补,舍不得扔。时代的发展,雨伞的颜色也一改以往只有黑色的调子,色彩越来越丰富,式样也越来越多。这几年,广告伞出现,卖东西就送雨伞。让雨伞的原有价值大大降低,很多年轻人走到哪,雨伞就扔到哪。只有一些年纪大的,还保留节俭的习惯,找个修伞师傅补补。
“伞”音同“散”,有送东西别给人送伞的说法;还有结婚拍照的时候,也别撑着雨伞,怕刚结婚就散了。










以前已经做了农具系类4期,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