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只有一百来口人的小村子长大,村子离乡政府3里。小的时候,一到夏天的中午,就盼着卖棒冰的吆喝声。不过,有的时候来,有的时候没有来;来了家里也不一定给你买。不过,有一点,我只要中暑,先把脖子扭红,母亲见有棒冰来,总要给我买一支白糖。见到卖棒冰的师傅把箱子放在路边的墙磡上;先用毛巾擦把汗,然后抽出箱子的顶盖,把有点发黑的棉被打开;里面整齐的排着一支支的白糖棒冰。有的时候,还有赤豆和绿豆,还有奶油。白糖棒冰一般是5分,其他的是贵一点。母亲付完钱,我迫不及待的一口口吸吮,中暑也就好了。那个时候,有点想着中暑,母亲也说跟人家说,我中暑一吃棒冰就好。
今天问了丽水的一朋友,原来他的弟弟卖过棒冰,白糖2-3分,其他的5分,在城里不需要背运,价格相对便宜一点。他回忆说,20多年前,暑假,弟弟每天骑一自行车出去,后面放一木箱;红红的,写着醒目的棒冰两个字。每天回来,都激动的跟家里人说,今天赚了几毛钱。有的时候卖不完,还有碰到雷雨天,棒冰只有拉回来,家里没有冰箱,一家人按照任务分着吃,化了,就用碗接着。幸福啊!
90年代初,冰箱进农村,流动卖棒冰这一行也就跟着结束了。买冰棒,就去小商店;冰棒品种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昨天我在太平留畈村的一小商店里,我问了一下店老板。老板说,白糖的价格是3毛,2只5毛。其他的大都是5毛,也有1块的。冰箱的另外一格是饮料,饮料也成为农村棒冰后解暑的必备产品;农村的超市和城里的也没有多少区别。
棒冰变成很随意的东西。小孩吃了一支,可以接着再吃一支,白糖不喜欢,就换其他的;就是父母怕多吃了对身体不好。最近2年,白糖的销量上升,很多人年纪大的是冲着小时候的回忆,一口下去,还是那个味道。时代快速发展,可美好的回忆,总是会深留在心底。













上一张是在莲都太平留畈村桥头的商店拍到的放棒冰的冰柜,右下角是白糖,熟悉的白糖。冰柜的另外一格式饮料。2010.8

上面直着的冰箱是在莲都太平巨溪一小商店,冰箱上贴着冰棒的塑料纸;冰箱脚的边上是一箱矿泉水;上面是一些营业执照。2010.8.

棒冰和可口可乐同事出现喜爱橱窗的板上,那个时候冰箱刚走进农村,大概在九十年代初。拍于莲都水东村,新的水东村已经在金温铁路的另外一边建起,老的水东村已经慢慢荒废,到时候逃不了拆的命运。2010.6
以下为人和纯手工布鞋形象店的文化展示 拍于 2008年夏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