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菜秧

(2010-06-27 21:40:41)
标签:

杂谈

卖菜秧

纪实摄影

乡村影像

分类: 浙江丽水缙云

卖菜秧

   

 

   推着双轮车,经过缙云小仙都前面盖竹大桥的,是盖竹村村民应汝申,74岁;而这个大桥,我想他每次经过,都会勾起他痛苦的回忆。应汝申师傅58岁那年,也就是1995年,正在建设中的盖竹大桥桥架坍塌,造成重大事故,3死10伤。而应汝申师傅就在10个受伤的人员里面,而且是重伤:肋骨一边断3根,一边断6根;两个腰子出血;右膝盖开裂;左小脚断,脚掌碎;还有头部受伤,耳膜破。他回忆说,如果自己不懂点医药,不死医院,也要残废。出院后,休息一段时间,拄着拐杖,又开始卖他的菜秧。

   盖竹村为缙云东渡镇下面的一个小村,当地人也称官竹,村的对面就是小仙都风景区。全村300多人,有30多户种植菜秧。菜秧,缙云话又叫菜栽。应汝申师傅说,爷(爹)手里就开始卖菜栽,爷(爹)90死,我二五六岁

就跟爷(爹)开始卖。当时在官竹村算最早。第一次碰到应汝申师傅,我从仙都周村出来,在缙云仙都啤酒厂的下面,我跟他聊了一会,问了他的名字。我要走的时候,他补充说,是不是树皮,是树心(汝申,在缙云方言里,汝的音象树)。哈哈。

 

卖菜秧

 

 

卖菜秧

 

2010.5.2 我按照应汝申师傅的指示,我找到了盖村。天刚好下雨,在田埂上碰到他的时候,他手里提着一双布鞋,赤着脚,戴一大箬帽,准备回家。下午在田里熓灰,早上在缙云县城赶行。去的时候,烟雾飘起,边上的小仙都刚好在雾里。见我过来,笑着跟我打招呼,露着上面2颗大门牙。听天气预报说,明天还有雨,应师傅和老婆商量好,准备晚上去一趟石笕,那边有人带口信过来,叫他过去。去石笕要坐1个多小时的车,赶紧拔菜栽。先用喷水壶给菜秧浇水,这样拔起菜秧土多,更容易成活。品种有(每株当时的市场价格):茄子4-5角,茄子缙云话落茄;甜椒,价格5角;辣椒3个品种,价格5角-1块;空心菜,2角;黄瓜,有白皮和青皮,价格3角-5角;金瓜(南瓜),一块钱3株;东瓜,一块钱2株;天罗2个品种,还有苦瓜,苦马,木耳菜等。水果有甜瓜和梨瓜。应师傅说,吃饭样,品种越多越好卖。今年倒春寒,应师傅家的第一批菜全部冻了,现在的都是后来补种的。今年盖竹的菜栽相对于往年来说,产量少了很多,但价格比去年高。

卖菜秧  

卖菜秧   


 

卖菜秧

 

先把菜栽挑回家,然后,要把菜栽放到箩筐里,一个是塑料的,还有一个圆的是竹蔑编的。应师傅说,放菜栽也是讲办法的,放不好,会发热。放好,换好衣服,穿上还算新的解放鞋,应师傅的老伴说,上次受伤后,走路的时候,脚抬不起来,走路的时候一只脚是拖的,新鞋子的脚后跟很快就会磨破,穿3517好点,一年也要300多块。平时在田里干活,都是赤着脚。带上晕车药,到石笕要翻过一座八迭岭,山高路拐,怕吐掉。装好后,老伴先帮忙挑出去,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就在路口。

 

卖菜秧

 

卖菜秧


 

卖菜秧

 

装好车,然后要走20多分钟路道金谷,赶4点缙云到石笕的车。天气特别热,到金谷已经满头大汗。把双轮车放到金谷一户人家里,在在小店门口等车。在等车的时候,路边的几户人家过来买了一些。他很得意的告诉我,每天盖竹的有好多在这等车,还是要到我这里来买。他说,做生意,一个价格要公道,一个质量要好数量要足,还有态度要好。干任何事情,要达到别人的信任。行日的时候,都去县城的桥头卖,今年头行卖了900多,上行600多。平时要挑着担走村窜户卖。

 

卖菜秧

 

在停车的对面等车,刚好有村民过来卖菜栽,见到车,赶紧拦车的时候,稍微晚了一点,车没有停。4点多的赶不上,就要等到5点10分了。他说,自己的性格慢,不会等急起来。趁这个时间,我向他了解了以前的一些事情。应师傅,27岁结婚。老伴叫刘仙杏,比他小九岁。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集体化的时候,爷(爹)娘还要养,家里负担重。苦出身,白天干活,晚上和人家一起去抓鱼,添补家用。有一回,接连3天3夜没有合眼。那时候,鱼干1.5块一斤。责任制后,生活好转,老婆,3个女儿都出去卖菜栽,一日最多有1000多的收入。大桥出事之前,家里盖了3间3层半的条石房。那个时候,算很好了。丽水日本做过一期报道,题目是勤劳致富。
 

卖菜秧

 

从八迭岭下去,已经接近6点,天开始黑下来,晚霞也很漂亮。受伤之前,应师傅和我说,他的60%的市场是打在八迭岭里面的:石笕1/2,方溪1/4,路边的村1/4。市场都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那时候,大都是走路,一天走百把里路,七八十斤挑着没有关系。那时候,到石笕的路还没有做好,走老路到石笕。有一次,太阳下山还在方溪乡的下陆,连夜翻过八迭岭,走路回家,地二天,早上7点又走路赶回下陆。下坡都是小跑着。还有一次,晚上走路赶到冷水,车不肯停,连夜走回家,要赶第二天的行日。那时候,青田潘山,还有冷水,都去卖。大桥伤了后,八迭岭里面,也就去石笕,方溪,还有严溪这几个地方了。收入也没有以前好了。

卖菜秧

 

卖菜秧

 

6点半,到刘世堂的时候,告知前面塌方,下车,要走二十多分钟的山路。那边有车在接。应师傅挑起胆子,有点沉。手上还带着一把雨伞。刚开始是下坡,脚给石头绊住,差点摔了一跤。山路,比我想的要远,鼓足劲赶,怕那边的最后一辆车走了。好不容易走到,把东西搬上去,全是汗。应师傅提着衣服角擦了一把汗。

 

卖菜秧

 

到石笕已经7点多。应师傅最早的时候到石笕都是住在老朋友家,后来老朋友去世了,他就住旅馆,找最便宜的,5块钱一夜。把担子放下,掀开尼龙布,然后用水碰一下菜栽,起保鲜作用。晚饭和我一起吃的,我点了一盘肉,还有一青菜。我喝一点啤酒,解解渴。应师傅不喝酒也不抽烟。应师傅端着碗饭,却不夹菜,他说,他以前到县城饭店去吃饭,都是要碗饭就可以了。睡下,我跟应师傅说,如果你早上醒来,就叫我。第二天,我5.30醒来,应师傅早起来。下去的时候碰到他,他说到弄堂里面的早餐店吃好早饭了,豆浆和馒头。他说,怕你年轻人醒不来,就没有叫你了。

卖菜秧

 

广播响起,石笕车站的人陆续多起来,还有狗狗也出来溜溜。应师傅选择一家小店的边上把摊摆开。一切做妥当,他去站在石头桥上去叫卖:买菜栽啦!买菜栽啦!太阳刚把淡淡的黄色,撒在墙体上,空气显得特别清新。

石笕是缙云的一个乡,房子延小溪而建,中间用石板桥相连。地处缙云,青田,丽水的三县交汇处,很热闹的一个地方。最近由于公里受阻,冷清了很多。


 

卖菜秧



卖菜秧

 

摊边的人陆续多起来,很多人一过来,就认识应师傅。应师傅说,买菜栽的人都是认人的,这样放心。昨天晚上,后来没有下雨,这样的话,今天的生意会差很多。好几个人,一过来,就跟应师傅开玩笑,晒菜干啊。石笕村的地都是在房子的后面,顺着山,呈现梯阶装。天晴种下去,就要浇水。水要到下面的小溪里来挑,很吃力。很多人会等到下雨的时候,再种。


 

卖菜秧

 

 

卖菜秧

7点多的时候,村民们开始吃早饭,端着碗,这里逛逛,那里看看。对于今年的价格,很多村民表示太贵了。茄子,石笕当地叫落苏。应师傅嘴巴很好,而且肢体语言很丰富。桥上摔下来的时候,耳朵膜碎过。他说话声较响,人家说话的时候,他往往听不到。他开玩笑说,人家骂你,你也听不到,宽心。人家过来看的时候,不停的报着菜名,如说家珍。不停的说,天晴栽下去,不会掉叶。有看上苦马的还有犹豫的,就开句玩笑:懒人栽苦马,天晴落雨日日卖。买去的人,还要交代一下,怎么栽,更容易成活。应师傅还会说一句,回去跟别人说一下,叫他们快来买。

卖菜秧

 

 

卖菜秧



卖菜秧

 

 

卖菜秧

 

10点左右的时候,已经有200多块的收入了。对这个成绩,应师傅还是很满意。他说,如果下雨,早就卖完了。出来的时候,老伴给他写了一张条子,上面是个电话。说不够的话,打电话出来,把菜栽带进来。

 

卖菜秧

 

接近中午,客人越来越少。应师傅往下走去,回来的时候。手里拎着几个包子。他给我2个肉包,给自己留一个糖包。我推让,他说,我坐车不能吃油腻的,要吐。早几年,吃了太多的伤药,胃吃不好了。坐在板凳上,把糖包吃了。这就是中饭了。边上是还剩余的菜栽。吃好后,等了一会儿,车过来,开始整理。

 

卖菜秧


 

卖菜秧

 

 

5月3日11.15 们坐上石笕到刘世堂的车,到前面还要换车。车开动,往回赶。一上车,卖票师傅跟应师傅打招呼,都熟悉的。卖票师傅还买了一些村栽。

 

卖菜秧

 

 

卖菜秧

 

在刘世堂下车,又要走一段山路,太阳特别大。远处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公路上的塌方,还有几辆挖掘车在施工。去年12月分公路塌方,到现在还没有修好,石笕村民对此意见很大。在路上,不停碰到从对面走过来的人。


 

卖菜秧



卖菜秧

 

今天是五一放假的最后一天,很多学生赶着坐车回学校上学,车里会很挤。驾驶员要应师傅把东西放在车箱后面。放好东西,应师傅一上车,就跟学生们聊开了。讲起以前自己读书时候的生活。应师傅,读过初小一年半,高小二年。说自己电视,电影,录像不喜欢看。喜欢看医药书,还有法律破案的书。不认识就问人家。应师傅是个很钻的一个人,不管是种菜栽,还是卖菜栽,都有自己的一套。他告诉我,自己这一生的,三次大病,都是自己吃药吃好的。


 

卖菜秧

 

在刘世堂的车上等了半个多小时。出去,就是严溪,应师傅在那里下车,我要赶回丽水。下车,跟应师傅告别。下图看到的是严溪村的廊桥。
 

卖菜秧

 

5月21日,早上,我赶往缙云,在集市上,继续拍了一部分应师傅的照片。他跟我说,那天到严溪,都卖完了,收入400多。后来他跟女儿各去了一趟石笕。往年菜栽的时间在谷雨到立夏之间,一般在立夏之后一个星期结束。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相对去年要晚很多。当时茄子栽的价格大的1毛,小的5分,降了很多。14日,我又去缙云集市,没有看到应师傅,但还看到盖竹村几个人还在卖菜栽,有些茄子已经开花,还有的菜箩里放有黄瓜。又卖菜秧,又卖菜。中午从兆岸回兰口的时候,又碰到应师傅在等车。边上放着箩。他说今年去卖菜了,田里剩余的苗长大了。他说,上次行日卖了,再隔一行,就不卖了。今年种了1亩多点的菜栽,上次跟我说,今年的收入不会比去年差,估计有2万左右。他两老在家还种有一亩七八的茶叶,地还有一亩,粮食还有一亩五。二个人来不急,女儿和女婿会过来帮帮忙。他说,自己还会动,是不要儿女养的。他说,照讲,自己还有好几年。上次受伤,起码让他少活10年,他说本来可以活到自己父亲的岁数90岁,现在只能有80岁了。自己懂医,不舒服就买药来吃。春季菜栽结束后,还有冬季一起包菜,包菜有尖头和平头的,时间在冬至前后。

  照片拍于2010.5.2到5.3,一直没有整理,觉得应师傅是本很厚的书,需要慢慢读。坚持在走农村。差点撞车,也摔过,但是起来,我还是有空就往农村走。那里有让我感动的父老乡亲,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生活,什么叫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