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摘杨梅

(2010-06-07 22:07:11)
标签:

杂谈

纪实摄影

乡村影像记录

分类: 浙江丽水莲都

摘杨梅

 

   早上6点赶到净水村,还是晚了一步,摘杨梅的已经上山,在阙陈华大伯的指引下,往后山,赶过去。阙陈华大伯是净水村杨梅最多的家庭,加上2个儿子,有接近20来亩。今天是阙大伯今年家请工人过来摘杨梅的第一天,是村里最早的,一部分工人来自缙云舒洪胡村,有几个已经帮阙陈华大伯摘了5年了,还有一部分来自莲都。工钱50块一天,包吃住,还叫了2个专门负责烧饭的,工人称为饭娘。

  赶到杨梅地,和以往我的记忆里的摘杨梅景象一点不同,一个个都在八九米高的树上,女工边上的枝条上挂着一篮子;还挂有一竹钩;一只手抓住一枝条,身子倾斜出去,把杨梅摘过来。今年的天气冷,相对于去年来说,杨梅晚了一个星期左右。今天还早,还有一些没有熟透,还需要一颗颗挑选。手够不着的,用竹钩拉过来。一蓝摘满,用竹钩传下来,下面一男师傅负责接,然后送到箩筐处,倒下去,把一些枝叶挑出来。2筐满了,就先送下去。

 

摘杨梅


 

摘杨梅

 

 

  净水村的老的杨梅树,树高,有30多年的树龄。品种为黑炭梅,个小,糖分足。丽水人知道南山杨梅,枫树湾杨梅,但很少人知道净水杨梅。净水村为紫金街道办事处下坑行政村的自然村,12户人家,有60来人。老水东往后,往杨梅岗方向走,前半个月水泥路刚硬化。小小的村庄,却有300亩杨梅基地。30年前集体时候,净水村在莲都周边村算是穷的一小山村,有山,但都是龙衣。这个时候,丽水原来的罐头厂找到了净水村,当时村里的队长是阙细余老伯,今年已经90岁了,身体相当硬朗。阙细余老伯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罐头厂提供杨梅苗,每株提供半斤的磷肥,大都村民却没有人愿意种,说肚皮都饿死了,还种杨梅。最后,各方做工作,还是很不情愿的把1万六千株杨梅树种,分户种到龙衣山上去。罐头厂和净水村签了合同,杨梅的产量一万斤,8000斤按照中价罐头厂回收,剩下2000斤可以自己出售。

 

摘杨梅


 

抬头看到蔽日的杨梅树,30年前如果没有罐头厂的想法,还有几个村民的坚持,这样诗意的画面肯定是看不到的。可以想象龙衣山里刚种上杨梅苗的情景,杨梅结果时间需要好几年,前几年看不到希望。付出汗水,点滴维护,苦头吃了水多的净水村人,总有了如今的收获。前人栽树,后人享福,今年90岁的阙细余老伯对今天净水村的过的日子很满足。原来村里面的全是破旧老房子,后来都在村口盖上了新房,这几年好多年轻的已经盖上了好几层的砖瓦房。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杨梅好吃,果难摘。工人很敬业,气氛很和睦,虽说时刻要注意脚下,很辛苦。在拍摘杨梅的过程中,还听到了一女工的十送郎:左手掰来,右手摘。红红杨梅摘来郎哥吃,青青杨梅摘来哄外甥。。。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广播响了,时间已经11点,下面来电话,可以吃饭了。4个女工加一个男工,早上共摘来300多斤的杨梅,第一挑下来112斤,第二挑下来113斤。这是第三挑。今年大都果树受倒春寒的影响,加上现在山上的鸟多,没有多少收入。杨梅算是影响最少的,但相对于去年收成,还是大幅减少,只有去年的一半不到。价格相对也上升,去年整批开收价格为每斤4.3-4.5元,今年为6.0-6.5元。

 

摘杨梅

 

 

摘杨梅

 

 

摘杨梅

 

辛苦一个早上后,到主人家,去房子的后门洗好手之后,先坐下来休息一下,等一下开饭。阙陈华大伯家很客气,烧了2大桌子的菜。大鱼大肉。中间可以看到买来的整袋的大米,门口还晒着海带。这几天,杨梅还少,过几天还要请好几桌的工人。

 

摘杨梅 

 

 
摘杨梅  

今天已经好几批外地客商过来,看到的货就是宁波客商要的。宁波客商在丽水已经收了10多年的杨梅了。今年走农村难得看到农民兄弟开心的笑脸,在净水村看到了。下图为净水村的远景图,整片的杨梅下面是新的砖瓦房。

希望净水的杨梅收成,年年好。

 

摘杨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泳
后一篇:成年 知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