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缙云东渡镇——株树行政村 土索面

标签:
杂谈浙江丽水缙云东渡镇株树行政村土索面 |
分类: 浙江丽水缙云 |
麦面,水,盐按照一定的比例先拌好,盐的多少是索面能否好的关键,10斤麦面一般2量半盐,冬了天气冷,盐要少,多了,不会出性;夏天盐要多。根据气温的变化,凭经验控制。面拌好后,放揉面机器里揉好,没有机器的时候,是放在大的面缸用手工揉的,面要揉的有弹性,季师傅说,大冬天,都是汗,很费劲。面揉好,先发酵一下。在面床撒点干的面粉,然后用棕刷刷匀,放上揉好的面团,用面杖擀成扁圆形,然后用菜刀依着面团的形状,一圈圈由外向内把面团切成条坯状。切好后,快速把面条坯搓成拇指粗的圆条状,然后一圈圈盘到早准备好的大木盆和大铁盆里,等着,发酵。这个时候可以擦把汗,休息一下。
面条发酵后了,接下来的工作把面条绕道索面指上。索面指,小竹子做的,缙云话叫孝顺竹,大小匀称。上面条之前要先给索面指涂一下菜油,最后折索面的时候,索面指甲容易剥落。把2根索面指插在一木头上,把面盆放在下面,抄起面条,左右绕上去,绕的时候,顺手拉细面条。上好后,先放索面柜了,索面柜上下3层,然后盖上草席,起保温和保湿的作用。感觉时候到了,麻阿姨负责劝面,掀开草席,双手拿起索面指的上头,下头搭在索面柜上,一点点往上拉,可以听到索面指撞击面柜边沿的声音,哐哐。粘在一起的面,用食指分开。拉面,缙云方言,劝面比拉面,更形象。
墙上是抽索面用的工具,菜刀和棕刷。
劝好的,季师傅接过去,放到侧面的劝面柜里,劝面柜分上下2层,放在这里,面条下面的索面指有重量,自然的会下拉,放一段时候后,季师傅再劝一下,就可以背到外面,然后插到索面梁上。有些难劝的,先背到隔壁间去,插在里面的索面梁上再劝一下。索面梁,两边柱子,中间一根梁,梁上有孔。插上索面指,然后双手拿起下头的索面指继续往下拉,拉好后,用两根细的孝顺竹做的拆面指,拆面指头上是尖的,慢慢穿过索面的上头,然后往下分,要有一定的幅度,使粘在一起的索面分开。
大的是面缸,也叫面毡。没有机器之前,揉面就放放在面缸里,边上水桶里的是索面指。
地上的是木盆和铁盆,揉好的面条盘在里面继续发酵。塑料水桶边上是揉面的机器,季师傅3年前买的。
季师傅厨房的一角,东西多,但有条不紊。季师傅的房子2楼刚好和330国道持平,房子盖好已经有31年了。季师傅说,抽索面的时间古历8月到第二年的5月,端午节和中秋,都要送丈母,还是索面送几斤,实用。
下午3点多,我从周村赶回株树的时候,远远看到晒索面的蓬外面盖了一排番薯丝帘,季师傅两夫妻已经开始折索面了。后来了解到,盖番薯丝帘,一是挡太阳,今天太阳厉害,遮了,索面屁股就不会涨起来,直挺好看;另外,番薯丝帘也挡风。
窗户上是株树抢修店,季师傅的房子延公路,不抽索面的时间没有事情做,季师傅50岁那年,开过汽车轮胎修理店,后来330国道复线通车,没有生意,开了一年,后来就不做了。
索面折的长度要看装的纸箱,一般28-30公分。麻阿姨动作利索,折好后,季师傅拿着塑料塑料绳扎好,放入包装箱。配合默契,两夫妻一起走过41个春秋,每天重复的生活,简单的幸福,让人羡慕。
季师傅说,索面一定要晒干,不然要返潮,烂了。季师傅的土索面大都卖给过路的客人,很多是老客户,小部分卖给丽水的一家公司。面粉涨价,原来每斤3块,现在卖每斤3.5块,整起批发价格是2.8块。50斤面粉,能出50斤面,季师傅冬了最多的时候抽过70斤面粉。今年多雨,季师傅说,二月下半个月抽两日。株树现在连季师傅在内,还有7户人家在做土索面。株树原来归缙云城南管,这边的土面也称南乡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