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坑一条长长的弄堂窜的时候,一老爷爷提着一个没有成型的篮子走进来,拄着根拐杖,重心往前压,走路很吃力。接着,我侧在边上,老爷爷继续往前,走到一水池边上,把篮子往水里浸泡,我大声的问:老师傅,怎么要浸水,老爷爷回过头说,太干了,浸湿了,软一点,好上手。之后,跟着老爷爷一步步的往回走,我在后面默默的看着,走到门口台阶的时,他很困难抬起脚,慢慢的,上去了。
到他的门口,把半篮子倒立着,篮子浸水后,要把多余的水滤掉。老爷爷拄着拐杖,调整一下,和我聊起来,老爷爷今年84岁,姓金,老伴今年81岁。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在边上的老伴补充说,两个儿子已经去世了,老爷爷马上责怪老伴说,这个跟他说干吗?老爷爷很能聊,说很多过来玩的人都给他拍过照片,有的还有带一两张回来给他看看。老伴跟着说,有一次,一把拍照片的,还叫我老头子穿上蓑衣,牵着牛,往田埂上走。
老爷爷,说说,谈谈;高兴处就露着牙龈笑笑。突然,用双手捧起我的脸,说,长得不错,长得不错;接着说,我还是会看点相的。很多邻居在他家前面的空地上吃早饭,他建议大家合个影,邻居慌忙端着碗逃跑。这个时候,一阿姨过来,是老爷爷的邻居,昨天刚买了张年画,老爷爷说给我看看,拐杖拄在胸部,用两只手慢慢打开,画上是一个小男孩,老爷爷一下子沉浸在思绪中。
聊好天,看好年画,开工了。扎好围裙,吃力的弯下腰去,捡起一根竹竿,然后用竹竿把离他有点远的半篮子挑过来;开始一天的辛苦编织。天冷,他老伴又到厨房去,备好火笼,给他送过来。老爷爷动作很麻利,很快篮子就围边了。
边上的40多岁的金师傅给我介绍说,这几年,岩下村周围种了很多桃子,摘桃子需要篮子和筐,老爷爷生意忙的很。原来这个村大都会做竹篾,家里需要的农具,连箍桶篾都做;然后送到壶镇市场去批发。这几年,许多人外出到壶镇和永康打工,就金老师傅在做了;他腿脚不方便,赚点生活费。
走的时候,我买了3个小篮子。到杨柳树村的时候,村民问起,我说这个篮子是里坑村来的,她们说,知道,他的名字叫金岳端,腿不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