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缙云人,走的乡村里面缙云的却不多,在下一段时间内,重点回绕仙缙古道边上的村庄做一些图片记录,将补上这个缺。仙缙古道有两条,普通岭古道和苍岭古道,古道旧为担盐古道。两古道横跨丽水市的缙云和台州市的仙居两县。普通岭古道在缙云县境内,经过的村庄有壶镇、左库、金竹、唐市、三里、杨柳树、岩下、岩背;在仙居境内主要经过山坳、郑坳、西坞、郑桥等村庄。苍岭古道从壶镇行到仙居横溪,沿途经过的村庄或景点具体有:壶镇、五里牌、苍岭脚、黄秧树、槐花树、冷水、黄泥岭、五羊弯、南田、风门口、二里半、龙王殿、坎下、苍岭坑、横溪。下面为谷歌的卫星图,蓝色为普通岭古道,红色为苍岭古道。

上面的古道示意图来自:驴行天下
平平村夫
岩下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北壶镇镇境内,因处“百丈岩”下而得名。”浙江省缙云县文物普查办对岩下进行了考察,他们的该村的描述如下:
岩下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北壶镇镇境内,地处括苍山西端苍岭段山腰的丘间平畈,距县城约40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村舍呈点状散列,因处苍岭岧峣的“百丈岩”下而得名。村庄位置独特,山水交融,村东是突兀挺拔、悬崖似削的“百丈岩”,仰望绝顶似平峰一片,苍松郁郁,村西山谓“双狮山”,峰峦迭嶂,千峰凝翠,两山夹峙,平峡幽谷,村庄、田野、田园交错,生态环境优美。
岩下村布局肌理相对紧凑,清晰有序,较好地保存了村落传统风貌。村内建筑特色明显,具有浙中南山地石居风格,用材简洁粗犷。现存200余幢房子依山势而建,墙体多为山石垒筑,内部为木制结构,以五间、七间、九间排屋及合院式建筑为主,就地取材,风格独特。其中位于村南的朱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为三进两院式,外墙也用块石砌筑,内部建筑功能完善,戏台、牛腿等雕刻精美,宗族文化传承完整。村内道路狭小,呈现网络状,亦多为石块铺砌。古时婺州与台州间交通要塞——普通岭古道穿越村落,古道石块石级依稀可见。里坑溪、百丈前溪和岩下溪穿村而过,沟涧瀑布壮奇,山泉清澈灵动,村落内古树参天,石桥横卧,蜿蜒的溪水为古村界限空间增添了和谐、灵动的气息。
岩下村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资源特色明显,民风淳朴,乡土节日气氛浓郁,每年都要举行朱相公庙会、祭天灯等大型活动,十八狐狸、叠罗汉、迎案等传统民俗表演节目精彩。古老的民俗工艺品、传统的农耕用具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村中还保留有完整的水礁房。
岩下村石建筑具有体量大、布局严谨、风格统一、山地建筑个性鲜明等特点,能有如此集中而又保存完好的传统山地村落石居形态,实属罕见,浑然一体的石屋、石桥、古道、古树、古祠,让岩下村独树一帜,呈现出原有朴实的精神和文化意味。2008年被浙江省旅游局授予“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现已成为“丽水学院岩下原生态艺术写生基地”。(浙江省缙云县文物普查办)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现在的岩下村,因对岩下村的拍摄时间为2010年1月2日下午(阴)和2010年1月3日中午(晴),图片较多,天气不一样,希望给大伙展示一个全面的岩下村。
今天的这期,先让大家了解一下岩下村的大概,接下去会深入细致的展示淳朴的岩下村村民的生活。因村附近没有粘的黄泥土,多石头,岩下村大都选用石头盖房子。石头来自溪里和山上,有的直接捡来,有的需要开采,比起夯墙盖房,要费时很多。门和窗边上大都用整块的石头,一个是起支撑作用,另外是门面,也美观。也有的房子的窗户是用青砖砌的,门边上也有石头和青砖的结合。

人间仙境岩下村
村口处

村口完好保留的古道的石弓桥,桥头两棵枫树,一棵已经枯死,树龄500年上,可惜。原因是原来岩下小学的厕所就在边上,看到的白色的房子就是小学。

古桥边的枫树下看岩下
石桥下是岩下溪

建于1992年的新桥,村里还有一座水泥桥建于2008年
村前的空地上,祠堂的侧面一角正在用鹅卵石建一座公厕。
朱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正面是青砖,其余几面是石块。
古道穿村而过。。。
普济桥建于1980年,还有一座恒通石桥,也是建于1980年,在以后的图片中会有展示。
远远看到的是百丈岩,古道就是穿过竹林到百丈岩背后的岩背村,岩下村的田地大都在百丈岩的背后。
因建设旅游的需要,原来的铁门换成木门。村里已经不允许在老村拆老
房子,建新的砖瓦房。
村中2株过500年和600年的香榧树

门
窗
小窗户

进村的公路
原来的小学,现在已经改成丽水学院岩下村写生基地的宿舍和古村落保护的办公室

牌匾 丽水学院岩下村原生态艺术写生基地 中国原生态石头村保护于开发委员会
新铺设的鹅卵石路面,上面是村内最长的房子

竹林下的是普通岭古道

村后部分村民的水来自山上的山水,满是引水的小皮管,古道边上是百丈前溪

竹林里面的古道
一步步,石头也已经快变成镜子。。。
百丈岩
百丈岩 普通岭古道和边上已经废弃的凉亭。累了,在这里稍作休息,继续上路。
百丈岩上看岩下村

古道下坡,想象一下,当年的挑夫就是在这样的陡峭的路上讨生活

百丈岩背后的石弓桥
古道上的石弓桥,经过这里,20分钟后,就能到岩背村,岩下到岩背村的古道保留的较好。看到的田就是岩下村的,原来需要走5里的百丈岭古道。村民大都种植高山茭白,看到的白白的就是干茭白皮。边上的公路是到岩背村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