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上井村是今年的春天,村庄在偏僻的山坳里,老房子保留完好。雾气弥漫,村中的小路边是挂满水珠的不知名的小草,有几垛墙满是爬上虎,叶子深绿欲滴。墙上,字迹清楚的文革时候标语,述说着当年的岁月。这样的村庄,我一定会再去。
估计庞山上的上井村,昨天应该下雪了。冒着寒冷,走到半山上的时候,就证实了我的估计,雪还下得蛮大。小井往上井的下坡路,满是积雪,几次打滑,还好,无大碍。远远看到下井村了,村在山坳里,相对暖和,雪没有小井村积的厚,我到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刚过,向阳处的屋背的上,积雪已经融了大半。
进村,石块铺成的小路已经成为历史,村中的路面已经全部硬化,有点失落,兴致大减,还好有雪,很快找到感觉。雪后初晴,天蓝的有点不真实,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到村中的向阳处晒太阳,代销店门口的空地一帮人在嘻嘻哈哈的聊着天,边上的避风处有几个人在打着扑克牌,一群鸡还有几只狗也来凑热闹。这样的气氛,很温暖。但让我心里更温暖的是另外一个场景:七十七岁的老奶奶正在自己的门口的阳光处给八十二岁的老伴剪头发,一只手拿着一把红梳子,一只手拿着一把剪刀,花白的头发不时的飘下来,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自从有了温州发廊,许多走村窜户的农村理发师丢了饭碗,最终很多转行。上井村人理头发需要到大港头镇,路不好,又远,对于年纪大的人很不方便。尤奶奶说,天气又不好,下雪,去不了大港头镇,自己试着给老伴剪剪。剪刀很久没有用,刚好一邻居路过,说自己买了一把小剪刀,邻居把火笼夹在两腿之间,然后把小剪刀从衣袋里翻出,递给尤奶奶,让她试试看,果然比原来的好用。阳光不错,尤奶奶的老伴心情特别好,脸色红润,不停得和他们俩聊着天,这样的气氛我站在边上,很多余,于是和他们告别,尤奶奶的老伴还不忘交代,不好看,就别放在电视上了。

加载中,请稍候......